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陕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李景景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7期
摘 要: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喜欢。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陕西提供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推动陕西旅游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陕西民俗文化旅游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以促进陕西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陕西 民俗文化 旅游
目前学术界对民俗文化的定义并未达成一致,在《中外民俗学词典》中,民俗文化包括信仰民俗、行为民俗、语言民俗以及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所表现的多种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作为民俗旅游的基础,用其独特性激发旅游者的兴趣,并通过多种形式吸引旅游者亲身投入并参与其中,以达到审美享受的目的。 一、陕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陕西地处我国西北部,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多样化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农耕经验为陕西孕育了众多的农特产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促使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元素呈现在各地乡村旅游上,不仅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让许多的外地游客了解了陕西的民俗文化。
1.以回民街为代表美食街区。回民街位于西安市鼓楼边上,作为饮食集中街区而出名,是外地游客来陕必去的旅游点之一,街区不仅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清真饮食风味,为全国清真小吃之冠,更涵盖了陕西省数百种特色小吃。此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街区化觉巷内,为街区增添了民俗文化气息。
2.以袁家村为代表的民俗村。与回民街不同,民俗村既有各类特色美食,又将各地不同的地质地貌、民俗文艺、民间手工艺品、民俗民居等较好的展示给游客。陕西十大民俗村中,每一民俗村都有自己独特的之处。袁家村被誉为关中第一村,在展示关中民俗的同时,将现代年轻人的时尚元素也纳入其中;马嵬驿则较好的利用了其独特的沟渠地貌,各种手工农机具、骑马射箭及雕塑是最大的看点;洋槐林里看云海、移民新村观民俗、女娲湖边来休闲、窑洞土炕拉话话、商业街里品美食,是蓝田县洩湖镇簸箕掌村旅游景区的最大亮点;渭南湭河坊集中了渭南市各县市区特色美食,同时还展示了华县皮影、华阴老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安驿古镇较好的展示了陕北的窑居文化和驿站文化。此外,周至水街、伏茶小镇等民俗村也都以各自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不同的游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以体验式旅游消费为主的特色农家乐。农家乐旅游消费已成为人们感受自然,体验田园生活,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这符合城市人到农村既想感受农家味又想体验农耕生活的需求。陕西的农家乐发展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关中平原地区,以秦岭北麓、太白山附近和风景名胜附近的农家乐为主要代表,随着旅游项目开发力度的加大,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的逐渐完善,在各类短途游的带动下,陕西全省多地农家乐已逐步形成规模,这些农家乐的经营大多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为先决条件,游客在游览景区名胜、观赏自然风光、农事体验、果品采摘等过程中,享受了陕西地域风味小吃和农村的乡土气息。近年来,陕西省政府加大了对特色农家乐的建设和管理,很多农家乐在融入民俗文化如剪纸的制作、民俗工艺品制作流程等之外,开始与休闲农业相结合。
二、陕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地域差异大。陕西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但总体上存在地域差异较大的问题,导致各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点多、面广而没有较强的连续性。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多分布在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方,而且各旅游景点之间的距离也较远,虽然陕西省加大了对可观赏性旅游资源的开发,但参与型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并不多而且缺乏新意。部分民俗文化活动仅在特殊节日举行或在特定地区巡游,致使其他时间或者地区的游客无法观赏。 2.民俗文化旅游同质化严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