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练习题及答案(1-9章)

《语言学纲要》练习题参考答案 2004年6月23日 导言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等等。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领域。

3.语文学: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而研究语言的。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其他学科存在的语言研究成为语文学。

4.“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

5.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填空

1.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 3.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语音 、 词汇 、 语法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 编码 、 发送 、 传递 、 接收 、 解码 五个阶段。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名词解释 1.语言的两个有限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中作为基本符号的语素和词在数量上是有限的,把语素或词组合起来构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也是有限的。语言的这两个有限性是区别言语活动的基本特征。 2.言语活动的两个无限

言语活动是以语言为工具展开的交际或思维活动,其中作为这个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句子,在理论上可以是无限长的,在数量上可以是是无限多的。 3.大脑左右半球分工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分工不同,左脑主管语言、逻辑、书写及右侧肢体运动,而右脑主管色彩、空间感、节奏和左侧肢体运动。大脑两半球分工是人类特有的,但出生婴儿大脑两半球没有分工。 4.非语言交际工具或副语言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参加进来。我们这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称为副语言交际工具。副语言交际工具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不足。 5.辅助性交际工具

指的文字、旗语、电报代码等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交际工具。这些交际工具若离开语言就不能独立存在。其特点是: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 二、填 空 题

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 语言 ,这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 语法规则 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的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而且也是思维的 最有效的工具 。

4.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 同意 ,摇头表示 不同意 ,送别时挥手表示 致意 , 鼓掌 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 愤恨 ,手舞足蹈表示 激动或高兴 。

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 左 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 思维 。 6.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 brother 表示,汉语的舅妈、姨妈、姑妈、婶婶,英语用 aunt 表示。 7.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量词 。 8.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语言 。 三、判 断 题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没有语言。(+) 4.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 四、问 答 题

1.说话和语言有什么区别?

(1)语言不等于说话,说话是对语言的运用

要弄清楚“什么是语言”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语言和说话不是一回事。语言不等于说话,也不等于说出来的话。说话是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2)语言是看不见的,它存在于所说的话语中。 2.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纽带,只要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需要语言,人们用它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语言是人们的一种交际工具。

(2)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是人类特有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掌握语言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只有人类才有,其他的动物,不管是会模仿人说话的鹦鹉,还是接近人类的猩猩,都是没有的。

(3)在人类所有的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交际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4.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怎样理解这句话? (1)语言的社会作用

语言是维持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语言。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这种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所以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2)语言对社会成员的制约性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还是奴隶百姓,瘪三小偷,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垄断。不管阶级、集团之间的斗争多么尖锐,斗争的双方都得使用互相懂得的语言。

3)语言在社会变异中表现出自己的性质

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普通老百姓说话时用词造句的习惯和风格与学术泰斗肯定有差异,但都不能偏离统一的语言规则。比方说,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其他的文艺作品,也不同于我们平常的说话,更不同于科学论文的语言,它通俗、生动、含蓄、夸张,但其中所用的每一个词、每一条规则又都是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经常运用的,所以人们一听就懂,不会因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而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语言正是在各种变异中表现出自己的性质。

5.简述儿童习得语言的一般过程。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婴儿呱呱落地,就堕入一个现成的语言环境里,他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学会周围的这种语言。整个学话的过程简单说来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一周岁左右会说一些单个词的句子,后来发展到会说两个词的句子,只有实词的句子(类似电报的电文),大致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自由运用各种语言成分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了。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2.符号的任意性

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之一。其含义是: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