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教案

《病理生理学》教案

课程类别: 必修课

授课对象 (专业、层次) : 中西医临床班 学时:67(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31学时) 学分: 3

教材选用:《病理生理学》,金惠铭、王建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第七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主讲教师:

教案完成时间:2009年2月 学科审阅意见:

__________ (课程负责人签名)

__________ (学科带头人签名)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病理生理学 年级 2007级

专业、层次 授课类型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实验课 中西医临床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学时 授课教师 5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 水、钠代谢障碍—水肿 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微血管通透性升高、淋巴回流受阻在水肿发病中的作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蟾蜍灌流标本制备及复制蟾蜍水肿模型的方法。 2.观察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微血管通透性升高、淋巴回流受阻在水肿发病中的作用。 实验一 水 肿 一、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30分钟) 二、实验步骤及操作(170分钟) 1.安装动静脉灌流装置 内容提要与2.制备蟾蜍体循环灌流系统 时间安排,教(1)毁髓、固定 学方法(讲(2)暴露心脏 授、提问、讨(3)分离左主动脉、插管 论、实验等) (4)静脉窦插管 3.灌流 (1)结扎躯干、阻断浅表淋巴管后灌流 (2)中分子右旋糖酐灌流 (3)组织胺作用后灌流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微血管通透性升高、淋巴回流受阻在水肿发病中的作用。 难点:蟾蜍灌流标本制备。 示教、辅导。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病理生理学实验指导------院内实验教材 2.金惠铭、王建枝. 病理生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复习思考题 1.引起微血管通透性升高的原因. 2.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水肿的机制. 3.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在水肿发病中的作用。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病理生理学 年级 2007级

专业、层次 授课类型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实验课 中西医临床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学时 授课教师 5 第五章 缺氧 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的病因、发病机制、血氧变化特点、年龄及中枢神经功能状态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1.学习各型缺氧模型复制的方法; 2.观察缺氧过程中机体的变化; 3.掌握各类型缺氧的概念、发生机制及特点。 实验二 缺 氧 一、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1.年龄及中枢神经功能状态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1)新生鼠低张性缺氧 (2)注射生理盐水小鼠低张性缺氧 (3)注射可拉明小鼠低张性缺氧 (4)注射乌拉坦小鼠低张性缺氧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3.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 重点:缺氧的概念、发生机制、机体变化及各型缺氧的特点 难点:缺氧的发生机制及机体变化。 复习理论可有关内容,结合实验分析、总结。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病理生理学实验指导------院内实验教材 2.金惠铭、王建枝. 病理生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复习思考题 1.各型缺氧的特点。 2.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各指标变化的发生机制。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病理生理学 年级 2007级

专业、层次 授课类型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实验课 中西医临床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学时 授课教师 5 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心力衰竭时的机体谢变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复制急性右心衰竭动物模型 2.观察右心衰竭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3.探讨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 实验三 心功能不全 一、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内容 1.动物准备 内容提要与2.手术 时间安排,教3.全身肝素化 学方法(讲4.插管 授、提问、讨三、观察项目 论、实验等) 1.正常状态 2.复制急性右心衰竭模型 (1)增加右心室后负荷 (2)增加右心室前负荷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右心衰竭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难点:急性右心衰竭动物模型的复制 示教、辅导。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病理生理学实验指导------院内实验教材 2.金惠铭、王建枝. 病理生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复习思考题 1急性右心衰竭时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等病理生理指标的变化 2.引起右心室前、后负荷过度的常见因素。 3.右心衰竭的发生机制。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