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 数学 五下
1.1 方程的意义
1. 理解等式的意义,是理解方程意义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奠定好这个基础,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天平、砝码等等。每在天平上量得一次,都让学生把“天平此时的状态”用式子表示出来。在反复操作中,学生理解了式子中的“=”就是天平平衡,它不再是“答案”或“结果”,方程的意义是学生理解而不是被告诉。
2. 引导学生理解,创造出含有非等式的情境,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方程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归纳、类比中,自己总结出了方程的意义,课堂效果很好。
1.2 等式的性质
1. 通过具体的操作,为学生探究问题、寻找结论提供了真实的情境,富有启发性、引领性,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发现并掌握了知识。
2. 操作验证,培养探索能力。在探究等式的性质时,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等式的性质发现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1.3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1.在明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要把已知量与未知量结合起来进行列式,体验列方程解决问题和算式解决问题的不同。
2.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起始阶段,让学生明晰“整理信息——找相等关系——列方程”的思维框架,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们可
苏教 数学 五下
以用这样的思维框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模仿、练习巩固,使学生熟悉“写设句——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答语”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3.重视积累找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如根据公式、常见的数量关系式等去寻找。长此以往,随着解决问题经验的不断丰富,数学学科的质量也会同步提高。
1.4 列方程解决复杂的问题
1.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学会列方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和用算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不同的地方,除了形式上的不同,更有思考方法上的不同。
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难点是:根据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式,再列出方程。但是有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来找等量关系式。所以应先教会学生找出题目中等量关系式的本领和方法。
1.5 整理与练习
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地处理和整合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意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 对某部分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通过这种整理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的基础上,教师再综合学生整理的知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复习内容,这样突出学生在整理知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复习效果。
2.1 折线统计图
苏教 数学 五下
1.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课堂引趣,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2.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产生的必要性,因此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表达的过程中加深体会,而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 部分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还存在把所有点都描完再连线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混淆,应该引导学生在绘制完一条折线后,再绘制另外一条折线。
2.2 蒜叶的生长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认识折线统计图的优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上获取信息预测事物。教学中,通过统计栽蒜苗活动中蒜苗的生长情况,把统计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收集的数据和分析统计图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地进行预测和估计,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有效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1 因数与倍数
1. 本节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在导入中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用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表示自己脑中所想,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由于方法的多样性,为不同思维的展现提供了空间,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透过数学潜在的“形”与“数”的关系,为下面研究“因数与倍数”概念,由形象思维转入抽象思维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效地实现了原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的链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直观感知,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
苏教 数学 五下
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2. 由于个人经验和思维的差异性,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却成为探索新知的资源,在比较不同的答案中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既留足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通过展示、比较不同的答案,发现了按顺序一对一对找的好方法,突出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2 2、5、3的倍数的特征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依据课程标准,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2. 本节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学生的种种发现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我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得到结论就够了,而应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不仅仅适用于1~100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数中都适用呢?还需要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数中所有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知道了在进行一项数目巨大的研究过程中,可以从小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渐扩大范围,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1.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是数学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上,我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创设可供观察、探索、发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以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数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 让学生以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数学。
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自主探究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
苏教 数学 五下
背景去探索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主探究的目的不单纯在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而在于数学方法的掌握和情感体验的获得,通过自己探索获得“再创造”的体验。
3. 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把生活问题引进课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贴近生活学数学,教师贴近生活教数学,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学有用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4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 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应立志于让学生“研究学习”、“自主探索”,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2. 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有层次地介绍各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比较和优化。
3. 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所“发现”和“创造”的知识比教师硬塞给学生的知识理解得深刻,掌握得牢固,应用得灵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1. 本节课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 小学生的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通过动手,让学生在月历纸上动手找一找,圈一圈;通过动口,在概念揭示前,学生动口说一说。给学生机会说动手之后的感悟,还可以在个人表达的同时倾听他人的说法。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