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倒班楼化粪池
工程概况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本工程为1#、2#、3#倒班楼化粪池项目,位于邓城大道以北、内环路以西三环襄轴工业园内1#、2#倒班楼东侧,本化粪池为钢筋砼化粪池、有效容积100m3,有地下水、顶面不过汽车,化粪池外皮尺寸长13.2米、宽3.5米、深度3.72米,四周钢筋砼剪力墙为250mm厚,内钢筋砼剪力墙为200mm厚,垫层为C10砼100厚(垫层下铺100mm厚砂夹石基层),底板、池壁及顶板砼强度等级为C30,根据厂区内1#、2#、3#倒班楼污水井底标高计算,化粪池基坑开挖标高约为地表场平面下挖7.0米。为此制定化粪池开挖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地基基础特殊性说明
参考1#、2#倒班楼地勘报告,得知化粪池开挖基坑部位的土层分布情况:①层 素填土 灰褐色 土质不均匀 主要粉质粘土组成、局部含有多碎砖,层厚1.7米至3.4米。
②层 粉质粘土 红褐色、褐黄色、稍湿,硬塑,局部夹灰白色高岭土团块,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切面较光滑。全场均有分布,层顶埋深1.70-3.40米,平均厚度2.32m。
③层 黄褐色,稍湿-湿,可塑,局部含较多铁锰质浸染,切面稍光滑。全场均有分布,层顶埋深3.50-6.10米,层厚2.00~6.60m,平均厚度4.59m。 根据标高计算开挖深度在土层②—③之间。
基坑土方开挖施工
第一节 施工前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核对现场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会审图纸,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明确各专业工序之间的关系和施工工期要求。为了便于土方开挖施工及有利于基坑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前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及时配合基坑围护单位做好边坡及井点降水设备的布设,各级井点先预抽水
4—5天,待坑内水位下降至作业面标高下1米后开始挖土。
1.1.1对施工现场场地上的障碍物进行全面清查,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下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垃圾、树根、地面下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供水、供电、通讯线路,防洪排水系统等;制定排障计划和处理方案幷采取有效地防护加固措施,综合考虑工程的现场情况、进度要求和土方施工方法以及分期分批施工工程的土方堆放和调运问题,划分并确定土方的最优调配区,减少重复倒运。
1.1.2构筑物的定位桩需经检验核准后方可施工。
1.1.3做好轴线定位的控制和校核,进行测量定位放线,设置龙门板、放出基坑挖土灰线、上部边线和底部边线与水准标志,龙门板应离开开挖坑边缘3.0m~5.0m,经常查看校核加以保存,根据图纸复核轴线、标高、灰线等数据无误后方可开挖。
1.1.4为了便于施工及有利于基坑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及时配合基坑围护单位做好边坡及集水井降水(井点降水)设备的布设。 1.1.5按基坑围护图纸要求,沿基坑开挖面放好开挖边线,临基坑围护线放坡,放坡系数具体各断面详见基坑围护图,基坑边工作面增加800宽,沿工作面周边做300×300排水沟,东、西、南、北四周分别各做一个1000×1000×1000集水井。
第二节 基坑开挖顺序
2.2.1根据道路方面决定,为了避免方便施工,不引起施工阻塞,本次开挖 采取由北向南退行开挖施工。
2.2.2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并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底板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人工清槽,清里完毕后,人工夯实。基础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防止超挖,并按围护结构要求及时修整边坡及放坡,防止土方坍塌。防护边坡周围300厚土方采用人工清理,然后用挖机带走。
2.2.3基坑开挖程序: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
2.2.4在开挖土方时, 安排二人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轴线、中心点和桩的标高测量, 确保位置正确和开挖土方时不得超挖,
2.2.5雨期施工时,基坑应分段进行开挖,并在基坑四周做混凝土护坡,基坑上下设置挖排水沟、集水井,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情况,防止坑壁受雨水浸泡造成塌方。
2.2.6基坑开挖施工至基础底板标高时,在24小时内必须完成素砼垫层,层延伸至围护结构边。
2.2.7基坑开挖及支护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