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若干问题浅析和体会(1)

军民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若干问题浅析和

体会(1)

摘要:本文结合江西省军民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就病险土石坝除险加固设计的防洪标准确定、大坝基础资料分析和整理、除险加固方案选择以及大坝监测系统完善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军民水库 除险加固设计 若干问题

军民水库位于江西省波阳县境内的鄱阳湖水系潼津河北支流上,控制流域面积131K M2,水库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х108M3,复核后校核洪水位,总库容х108M3,大坝原设计为心墙土坝,经现场取样试验表明为类似均质坝,坝顶高程,最大坝高,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殖、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于1971年动工兴建,197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水库属于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且工程施工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完成,使得施工质量难以控制以及坝基处理不到位,给工程留下隐患。1992—1995年,虽对坝身采用冲抓套井粘土防渗心墙加固,但防渗效果不明显。20XX年7月,大坝安全类别鉴定为三类,应进行除险加固。 1 合理确定防洪标准

军民水库大坝属于2级建筑物,在建设初期采用的校核

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水位为,70年代后期,又采用最大洪水标准,水位达,两者水位相差。显然,1000年一遇不能满足《防洪标准》的要求;若继续采用最大洪水标准,又高于《防洪标准》的要求,且大坝需加高或扩大溢洪道泄洪断面,既增加工程投资,又不能增加有效库容。由于本水库库容系数达,属多年调节水库,结合工程建筑物级别,根据工程运行情况,参考已建大中型土石坝工程防洪标准的取值,按照有关规定,确定校核洪水标准为规定取值的下限,即20XX年一遇。

2 大坝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和整理

军民水库渗流观测设施很不完善,仅有渗流压力观测,无渗流量观测及水雨情观测。由于1974年埋设的测压管在1976年大坝加固时遭堵塞废弃,其观测资料无从查找。现有测压管为1989年埋设,1990年5月开始观测,共31根,其中坝身测压管14根,坝基测压管9根,设在0 、0 、0 断面,其中坝身测压管每断面各4根,另外在0 、0 坝轴线位置各1根,坝基测压管每断面各3根;绕坝测压管8根,其中左岸4根,右岸4根,其中31#管已埋入土中。测压管平面布置图见图1。

测压管由人工进行观测,手段落后、精度低,观测资料未得到整编分析,因此大坝除险加固前的防渗体系的防渗效果如何以及大坝渗流性态不明。

在除险加固设计中,根据测压管水位观测资料,结合每一根测压管绘制了水位历时过程线、位势过程线和坝体、坝肩等水位线以及坝基渗流压力等势线、大坝剖面浸润线等图,进行分析和整理。 水位过程线分析

在测压管水位过程线中,其中有些明显异常高于正常的测值,如管水位明显高于库水位等,分析为人为因素或降雨影响引起,在排除滞后效应的影响后,予以剔除。 坝身测压管:坝左端0 断面13#管的水位与库水位无相关性。左坝段0 断面,1#、2#、3#、4#测压管中,2#、3#、4#管水位变化很小,与库水位的变化相关性不明显,说明灵敏度较差,资料不可靠;1#管与下游水位的相关性较明显。坝中段0 断面的5#、6#、7#、8#测压管中,6#管水位与库水位变化基本一致,但变幅较小,与其靠近下游有关;7#管水位变化很小,与库水位无关,且变幅小于其下游的6#管,说明灵敏度差;8#管在高水位时与库水位明显相关和有滞后效应; 5#管水位明显与下游水位相关。右坝段0 断面的9#、10#、11#、12#测压管中,9#、10#、11#与库水位相关性较好,12#管主要在高水位时与库水位相关性较好。12#管的滞后效应十分明显,但其下游的10#、11#的管水位基本相同,滞后效应不明显,是不正常的,反映了坝体填筑质量差,透水性强,在局部可能存在强透水带。坝右端的14#管水位与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