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柳初中“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实施方案

田柳初中“互联网+教育”年度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发挥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提升学校办学内涵,探索互联网与学校教育深度应用、融合创新的运行机制,促进形成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能,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制订田柳初中学校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实施方案。

一、成立创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德育、校园安全、总务等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指导制订出台建设“互联网+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合理分工,保障相应的人财物配套落实措施,建立教师培养和评价考核制度,把互联网应用水平作为评价教师的前置指标,组织实施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工作。

成立互“联网+教育”示范校领导推进工作小组 组 长:刘源 副组长:李建福

成员: 王庆华 李森华 唐福三 刘远东 李营光 甄少波 王德强 郭同亮 工作职责:

①李建福:制订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②王庆华:根据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制订具体操作细则。 ③李森华:统筹组织、协调与落实互联网+教育建设各项具体工作。 ④级部主任:指导各年级组、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及各班级开展“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定期组织信息化业务培训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

⑤李建福:定期组织“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的检查与评估,不断调整与改善建设工作。

⑥庞桂龙:安排与做好“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是全面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工作的要求,加大资金、人员、物资等方面投入,在“宽带网络校园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育服务、校园信息安全” 五个一体化建设,构建一个人人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互联网+教师);学习环境(互联网+学生);管理环境(互联网+管理),同步推进,逐步实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使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管理电子化的要求,为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

1、网络环境建设目标:继续加强网络环境建设,不断更新信息设备,建设网络数字化校园,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终端系统配备到位,千兆带宽到楼宇,百兆带宽到桌面,网络安全在技术和制度上得到保障,使用便捷、满足需求。办出特色校园网,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及师生优质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2、办公电子化目标:学校利用互联网实现公文流转、信息宣传、校务公开、经费结算、办公用品申领、师生考勤,实现家长来访预约,学生及家长使用运动场地、实验室、图书室、图书借阅管理、微机室预约等信息化管理。。

3、资源建设目标:学校建设各学科课程互联网教学资源的统一访问目录,方便教师备课和学生个性学习。教师建设自己的学科教学个性资源(包括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课堂检测、作业布置等),覆盖每章节课程内容。以引进、购买、自制等渠道,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收集整理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库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开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实现班班互通。

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的整合水平。开辟个人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通过网络研修、名师工作室、教师博客等网络学习平台开展自主、互动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

5、课题研究目标:学校建设“创客教育”实验室,包括电脑制作或动漫设计、

机器人竞赛、3D打印或创客空间、STEM教育等,满足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需要。学校利用互联网实现课程设置,教学常规管理,班级管理,社团管理,选课走班,实现学生学业成绩统计、汇总,学情分析诊断等信息化管理。

6、学生评价目标:学校利用互联网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家长的参与评价,班主任的评价,任课教师的评价,标志性成果参与评价等信息化管理。

7、课堂教学目标:教师普及日常利用网络教学系统备课,上课,课堂检测,布置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网上批阅作业,实现评测反馈,数据分析诊断呈现等功能,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教师人人参与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建设学校精品课堂,教师网络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教师普及通过学生社团、选修课、社区活动、实地考察、小组协作探究等形式,利用互联网手段和资源,组织学生围绕兴趣爱好、现实问题等主题内容进行电脑制作或动漫设计、机器人竞赛、创客大赛、3D打印或创客空间、STEM教育等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8、学生成长目标:学生普及日常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利用智能题库系统进行学习效果自我检测反馈,实现学习效果数据分析诊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利用互联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学生日常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自组织协作学习、生生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促进共同成长。学生创新作品,参加各级比赛、国家专利成果等,取得优异成绩。

9、校园安全信息化目标:以省市“校安系统”为基础,构建覆盖全校的校园安全工作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学校创建教育信息化建设达标活动

学校组织开好校务工作领导会和全体教师会: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我校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实施方案,使全体教师达成的共识,认识到创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阶段: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各项制度和措施

1、制订各班设施使用登记制度以及教师办公电脑使用制度和责任书。 2、建立学校信息化管理、应用和安全制度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措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