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

形式,或公开接受新闻记者采访的形式;另一方面要立即成立调查小组,全面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及详细的后果。第二步,成立新闻接待站,全天24小时处理相关事件,随时接待记者的采访(当面采访或电话采访)。第·三步,将调查结果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公诸于众,不掩盖事实真相,·证面回答记者提出的各种问题。第四步,组成事故工作办公室,全面处理事件中的各种问题,并把处理的方法、段、结果公诸于众。第五步,对社会公众公开核反应厂,接待社会公众的参观、质问等,提高企业的透明度。

案例18 浙江某地一家石灰厂,烟尘污染严重,附近居民的房屋被侵蚀,金属锈迹斑斑,农作物枯死,附近很多人患上了呼吸道疾病。群众多次反映,厂领导不予理睬,最后大家忍无可忍,挑水浇灭了石灰窑。纠纷上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判决石灰厂停办转产。请问:1、此例主要说明了公共关系的哪些问题?2,厂办的行为为什么会导致如此结果?3、学习了此例,你有哪些感想或收获?

案例分析:1、从公共关系的形象观念、社区公众观念、保护环境观念、服务观念、传播观念、沟通观念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2、厂办的行为表明他缺乏公众观念,不尊重公众的切身利益,破坏环境,损害公众利益(包括他们的房屋、农作物和他们的身体)又不听取公众的意见,一意孤行,必然导致企业停办转产。3、企业在经营中必须树立公共关系观念,特别要有公众观念、形象观念,关心公众的具体问题;要随时和公众保持沟通联系,听取公众的意见;有错必改,有错必纠。

案例19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一个独家经营的小百货商店,产品单一,赢利并不多。后来和它相邻处又开了一家经营项目类似的百货商店,两家从此展开了竞争。老店新进的货,新店立即赶上,新店采用的服务,老店也不落后。渐渐地,两家因竞争而矛盾重重,有时甚至大打出手。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他们各自的利润却比从前独一家时还多。后来,一个内行人一语道破玄机,两家才意识到自己的发展离不开对方的竞争,于是双方握手言欢。

请问:1、此例主要说明了公共关系的哪些问题? 2、你从这个事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3、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经营者你将如何协调与同行业的关系?

案例分析:1、此例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在竞争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没有竞争,企业组织就不可能得到发展。2、企业组织应该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运用科学的竞争手段,依法竞争,公平竞争、与竞争对手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发展。3、如果我是这个企业组织的经营者,我首先向对方学习,克服自己在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发挥自己经营方面的长处,搞特色经营。第三,向消费者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以满足他们的要求来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第四,坚持以消费者满意为主要目标,公平地与对方竞争。并在竞争中与竞争对手建立和谐的关系。

2. 丑陋玩具风靡全美

美国艾士隆公司董事长布希耐有一次在效外散步,偶然看到几个儿童在玩一只肮脏并且殿堂丑陋的昆虫而爱不释手。布希耐突发异想:市面上销售的玩具一般都是形象优美的,假若生产一些丑陋玩具,又将如何?于是,他让自己的公司研制一套“丑陋玩具”,并迅速推向市场。结果一炮打响,“丑陋玩具”给艾士隆公司带来了巨大收益,并使同行们也受到了启发,于是“丑陋玩具”接踵而来。如“疯球”就是一串小球上面,印上许多丑陋不堪的面孔。又如橡皮做的“粗鲁陋夫”,长着枯黄的头发、绿色的皮肤和一双鼓胀且带血丝的眼睛,眨眼时发出非常难听的声音。这些丑陋玩具的售价虽然超过正常玩具,却一直畅销不衰,而且在美国掀起了一场行销“丑陋玩具”的热潮。 请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答:1、研究公众对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分析公众心理和行为,以便使传播沟通工作具有

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此案例就是一个组织利用公众的求新欲望和逆反心理,成功地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的公关活动。2、求新欲望是人的一种基本欲望,就是想要从自己周围环境中寻

求新刺激的欲望,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是人们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之一。逆反心理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使个体有意识地脱离习惯的思维轨道,向相反的思维方向探索。 3、布希耐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两种心理,产生了“丑陋玩具”的创意,并使艾士隆公司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丑陋玩具”之所以风靡全球,关键就在于它迎合了人们的两种心理需求。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组织也应该充分利用公众的求新欲望和逆反心理,采用科学的传播方式,选用适当的传播工具,实现组织和公众之间沟通的顺畅,从而使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更圆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