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
(2005年2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节能建筑是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也有人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
一、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
建筑作为人工环境,是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类对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以及不加节制的开发与建设,使现代建筑不仅疏离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和交流,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源的50%左右;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就占了34%;建筑垃圾则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在发展中国家,剧增的建筑量还造成侵占土地、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日益严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在未来15年保持GDP年均增长7%以上,将面临巨大的资源约束瓶颈和环境恶化压力。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绿色建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材、节水标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温家宝和曾培炎同志也多次指出,建筑节能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战略问题。
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是建设领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房地产业结构和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是节约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环节;是探索解决建设行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建筑业、建材业,实现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
二、我国在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
我国抓建筑节能是以1986年颁布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标志启动的。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逐步推进,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已初步建立起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二是初步形成了以《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为主体的法规体系;三是初步形成了建筑节能的技术支撑体系;四是通过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有效带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五是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引入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全国城镇共建成节能建筑面积3.2亿平方米,实现节能1094万吨标准煤,减排CO22326万吨。
与此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中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中国在绿色建筑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在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等建筑类型进行了绿色建筑的实践。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尚未将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二)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强有力的法律法规
长期以来,国家对能源的管理偏重工业和交通节能,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植节能与绿色建筑。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也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而我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配件和新的设计及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
在西方发达国家,节能与绿色建筑已经有几十年的成功发展史。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取得经济发展和能耗持续下降的突出成就。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它们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对引导我国刚起步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尤为重要。这对于我们少走弯路,加快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和管理经验的推广是不可替代的。
(四)标准规范体系还未形成
虽然已先后颁布实施针对三个气候区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针对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节能标准尚未出台;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
(五)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
对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尚未予以高度的重视,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管理薄弱,个别地方甚至放任自流。
(六)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还是以煤为主要燃料,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和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利用率还很低。目前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m2,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m2,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建设中还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建筑耗材高等问题。
四、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主要工作
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实现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
工作思路:一是全方位推进,包括在法规政策、标准规范、推广措施、科技攻关等方面开展工作;二是全过程监管,包括在立项、规划、设计、审图、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核准销售、维护使用等环节加强监管;三是全面展开,制定并强制执行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标准;四是实行分类指导、区域统筹、整体推进、分阶段实施的工作方法;五是全社会参与,从政府到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以至广大人民群众都要积极参与。 工作目标是:通过全面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