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 暨推进每月一事研讨会学习报告
4月22日至24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推进每月一事研讨会”,感受颇深。此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真实的距离,真实的优秀。优秀的学生,优秀的老师,优秀的校园。
4月22日上午,我们来到了通源小学,在彬彬有礼的“礼仪大使”的指引下参观了学校的新生命剧院、新生命阅览室、新生命体验馆。整个馆群,绿意葱笼,雅致清新,主题鲜明,开放舒适的新生命书吧、丰韵详实的新生命课程、卓有成效的习惯教育让每一位新教育人啧啧赞叹。一人一物,舒展出生命的画卷,一笑一礼,折射出友善的光芒。8时40分,来宾们分七个场地观摩了学校的晨诵课。于莎莎老师和她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充满童趣的儿歌童谣中点亮黎明。唐娟老师用节奏欢快的《我喜欢你》,陪孩子们感知着童心飞扬的二年级。自信舒展的三年级孩子在高峰老师的陪同下诵读了《晚风藏在花丛中》。张伟伟、俞慧英老师带着四年级的孩子们同《朋友》对话。伴随着赵雪梅老师和孩子们流畅的诵读,感恩之情跃然纸上。在六年级朱敏慧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穿越时空来到《诗经》的殿堂,找寻人性本善的源头。一到六年级的晨诵,让所有人较短时间内看到了孩子们成长的足迹,教养的形成,展现了通小人儒雅活泼、快乐成长的生命活力。
随后,我们齐聚报告厅,朱丽华老师的绘本阅读课《亲爱的小鱼》粉墨登场。课堂中,师生与绘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与作者的思想遥
相呼应,与自己的内心深情倾诉。真、善、美的种子悄然播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落地生根。
在一曲悠扬悦耳的海门山歌表演唱《欢迎你到这里来》过后,吴建英校长为我们作了《养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新生命习惯养成教育”思与行》的主题报告。她指出友善的“每月一事”是——“让我们成为好朋友”,指向是——“会交往”,专题是——“善良 沟通 合作”。并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通源小学新生命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阶梯推进:契合不同的学生特点,阅读引领:奠定扎实的知识背景,活动实践:获得积极的发展体验,家校合作:打造强大的文化场,反思坚持:让好习惯扎根绽放。知行并举,行知融合的报告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接着,通小孩子们表演了校园情景剧《友·爱》,身边鲜活的故事,惟妙惟肖的语言,充满童真童趣的表演,让大家在笑声中不由得产生思考,友爱不要理由,有爱无需等待。
之后,我们一同聆听了新生命习惯课程叙事和素养展示。秦晋豪老师以礼仪规范为切入点,创新礼仪教育模式,把礼仪童谣、礼仪操、礼仪剧、礼仪微课等融入其中,走出了一条习惯养成的有效路径。姜志慧老师以“彩丝带公益活动”为抓手,把友善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孩子的心间。张慧萍老师从一名班主任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人的独角戏到一群人的协奏曲》,她与孩子们心跳同行,和孩子们相濡以沫,好习惯在班级生成,在家中生长。三位老师真情的叙述,孩子们精彩的展示,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来宾。
4月22日下午二时许,孩子们用清亮悠扬的童声演唱《金钥匙之歌》迎接八方嘉宾,活动正式开启。半天的活动分主题报告、生命叙事、课程展示、主题诵读、童话剧场五大板块。
黄辉校长的报告题为《每月一事,童话教育的微视频》。他激情洋溢地讲述了我校自2008年3月以来,借助童话教育的平台,且行且思,将 “每月一事”工作搞得风生水起。9年的回眸中有一串串动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报告完毕,会场上掌声如雷。
陈凤老师的叙事《给爱一个支点,撬起一个春天》,介绍了学校金钥匙儿童公益基金的成长故事。倡议与宣传,筹建与播撒,那个充满爱心的儿童倡议,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个绚烂铿锵的舞台,打动着与会来宾的心。
黄东华老师是一名海门市的注册志愿者,她以《用爱,编织一座学校与社会的公益彩虹桥》为题,介绍自己爱上公益,恋上公益,并用满腔的热忱投身于公益活动的故事。她从关注弱势孩子群体开始,将关爱献给最需要的孩子,开启了自己的公益之梦!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情暖大凉山,心系小伙伴”挺进大凉山大型公益活动,与来自各行各业的16名爱心人士一起,自掏腰包,自驾汽车,山区授课的故事,专题讲座,把学生引上公益之路的故事,让来宾频频颔首,投来敬佩的眼光。
崔轩玮母子的亲子叙事《我愿意做一根拐杖》,讲述了崔轩玮同学三年如一日帮助残疾学生周良钧的故事。“我就想帮助他,我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