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第4讲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强化精练(含解析)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化练)

一、选择题

1.(2019河北唐山一模)线粒体在合成ATP时,下列哪个条件不需要( ) A.基质中含有O2B.基质中含有ADP C.基质中含有 NADPHD.基质中含有丙酮酸

答案 C 当线粒体基质中存在氧气时,细胞质基质中的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少量的ATP,且可发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合成大量ATP,A、D正确;合成ATP的原料是ADP和Pi,B正确;NADP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用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呼吸中产生的[H]是指NADH,C错误。

2.(2019河南商丘一中预测)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时,所需能量均是由ATP提供的 B.某同学500米赛跑时,细胞呼吸产生的H2O中的氢均来自葡萄糖 C.若污染物Q抑制浮游植物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则对无氧呼吸没有影响 D.细胞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产生ATP

答案 D 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时,所需能量并不都是由ATP提供的,GTP等也可提供能量,A错误;在细胞呼吸过程中,H2O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H2O中的氢一部分来自葡萄糖,一部分来自水,B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若污染物Q抑制浮游植物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则对无氧呼吸也有影响,C错误;细胞的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的ATP,第二阶段没有ATP的产生,D正确。

3.(2019江西南昌二模)若呼吸底物全为葡萄糖,下列关于人体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800 m赛跑过程中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

B.马拉松比赛时消耗等量葡萄糖放出的能量比步行时多

C.环境温度从0 ℃升到37 ℃,人体内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逐渐上升

D.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主要目的是保证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

答案 A 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每分解1摩尔的葡萄糖,就会产生6摩尔的CO2,同时消耗6摩尔的O2,人体细胞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既无CO2的产生,也无O2的消耗,所以人体在800 m赛跑过程中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A正确;相比无氧呼吸,有氧呼吸葡萄糖分解彻底,释放的能量多,马拉松比赛时,肌肉细胞以有氧呼吸为主,也进行无氧呼吸,步行时肌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马拉松比赛时消耗等

1

量葡萄糖放出的能量比步行时少,B错误;人体内酶的活性受体温影响,环境温度从0 ℃升到37 ℃,人的体温不变,故人体内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不变,C错误;由于氧气的存在能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等厌氧病菌的繁殖,所以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主要目的是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D错误。 4.(2019广东佛山一模)黑暗环境中某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第1阶段,种子由于吸水,呼吸速率上升 B.第2阶段,种皮限制O2进入,呼吸作用停止 C.第3阶段,胚根穿破种皮,有氧呼吸速率迅速升高 D.第4阶段,种子呼吸速率下降的原因是营养物质被消耗

答案 B 第1阶段,种子开始吸水,细胞呼吸速率增大,A正确;第2阶段,细胞为胚根萌发做准备,呼吸停滞,B错误;第3阶段,胚根形成穿破种皮,氧气供应增加,呼吸速率迅速升高,C正确;第4阶段,营养物质被消耗导致呼吸速率下降,D正确。

5.(2019海南单科)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能直接利用光能

B.红光照射时,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可传递给叶绿素a C.光反应中,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需要有ADP的参与 D.红光照射时,叶绿素b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

答案 B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能直接利用光能,但需要利用光反应阶段形成的[H]和ATP,A正确;胡萝卜素不能吸收红光,B错误;光反应中,将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需要有ADP和Pi及ATP合成酶的参与,C正确;红光照射时,叶绿素b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光能可以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D正确。

6.(2017天津理综)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如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 ) ..

2

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答案 D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光反应与暗反应的特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从图示可以看出,在曲线图P点以前,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大于突变型,而P点后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小于突变型,说明在P点前,野生型水稻光反应速率较高,P点后,突变型水稻暗反应速率较高,A、B正确;在P点前和P点后至光饱和点前,突变型水稻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即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C 正确,D 错误。

7.(2019海南海口调研)为探究适当遮光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春季和夏季对茶树进行遮光30%处理,并测定了一天中茶树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图Ⅰ

图Ⅱ

A.图Ⅰ表示在春季测定的结果

B.图Ⅰ中11:00后和17:00后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环境因素不同 C.图Ⅰ中,中午后,不遮光植株光合速率大幅下降可能受CO2的影响 D.与图Ⅱ相比,图Ⅰ中午后,不遮光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幅度更大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