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水中

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水中 总氰化物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 检测方法

1.1 方法依据

依据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对水中总氰化物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1.2 方法原理

向水样中加入磷酸和Na2-EDTA,在pH<2条件下,加热蒸馏,利用金属与EDTA络合能力比氰离子络合能力强的特点,使络合氰化物离解处氰离子,并以氰化氢形式被蒸馏出来,并用氢氧化钠吸收。

在中性条件下,样品中的氰化物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氢,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后生成戊烯二醛,最后于吡唑啉酮缩合生成蓝色染料。其色度与氰化物的含量成正比,在638nm波长进行光度测定。

1.3 主要仪器

25ml比色管 分光光度计 1.4 操作步骤 1.4.1 标准曲线绘制 1.4.1.1 标准使用液配制

标准溶液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够买,编号为8052,质量浓度为70mg/L,相对扩展不确定为1%。用15.00mL无刻度吸管(A级)准确吸取标准溶液15.00mL至1000mL容量瓶中,用0.1%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标线,得到质量浓度为1.05mg/L的总氰化物标准使用液。共稀释66.7倍。

1.4.1.2 标准曲线绘制

吸取氰化物标准使用溶液0,0.10,0.20,0.40,0.60,0.80,1.00,1.50,2.00mL于25mL比色管,各加0.1%氢氧化钠溶液至10mL,加入5mL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匀,加入0.25mL氯胺T溶液,立即盖塞,混匀,放置3~5min,加入5mL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混匀,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在25~35℃水浴中放置40min。在638nm波长下,用10mm比色皿,零浓度空白液管作参比,测定吸光度。

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氰化物质量(μg)对校正吸光度的校准曲线。

1.4.2 样品测定

(1)量取200mL样品移入500mL蒸馏瓶中,加数粒玻璃珠; (2)往接收容器内加入10mL1%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液;

(3)馏出液导管上端接冷凝管出口,下端插入接收容器的吸收液中,检查连接部位,使其严密;

(4)将10mL Na2-EDTA溶液加入蒸馏瓶内;

(5)迅速加入10mL磷酸,使PH<2,立即塞号瓶塞。打开冷凝水,调节可调电炉,由抵挡逐渐升高,以2~4mL/min馏出液速度进行加热蒸馏;

(6)接受瓶内溶液近100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水洗馏出液导管,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碱性馏出液供测定总氰化物用。

吸取10.00mL样品馏出液与25mL比色管中,加入5mL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匀,以下操作同标准曲线步骤,测量吸光度。

2 数学模型

由标准曲线计算总氰化物的质量数计算公式为: y=a+bx (A18.1) 式中:y——测量吸光度;

x——总氰化物的质量,μg; a——标准曲线的截距; b——标准曲线的斜率。

水中总氰化物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c(CN,mg/L)=??/V×",V1/V2 (A18.2)

式中:m——从校准曲线上查出的样品的氰化物含量(μg),同上式中x; V——预蒸馏所取水样的体积,mL; V1——水样预蒸馏馏出液的体积,mL; V2——显色测定所取馏出液的体积,mL。

3 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分析

由检测方法和数学模型分析,其不确定度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样品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2)配置氰化物标准使用液引入的不确定度; (3)取样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 (4)工作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 (5)方法回收率引入的不确定度。

有检测方法和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分析可知,测定水中总氰化物引入的各不确定度分量,按不确定度传播率,相对合成不确定度为:

urel22222c?urel(A)?urel(c1)?urel(V)?urel(m)?urel(R)

式中:

urelC-合成相对不确定度;

uuuuurel(A)-样品重复性测量的相对不确定度;

(C1)-配制总氰化物标准使用液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 (V)-取样过程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 (m)-工作曲线拟合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 (R)-分析方法回收率的相对不确定度。

relrelrelrel4 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4.1 样品重复性测量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对某电镀厂排放废水中总氰化物的含量进行10次预蒸馏重复测定,数据见表A18.1。

表A18.1 水样中氧化物含量测定结果

序号 1 2 吸光度A 0.108 0.112 质量浓度C/(mg/L) 序号 0.0357 0.0370 6 7 吸光度A 0.112 0.111 质量浓度C/(mg/L) 0.0370 0.036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