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大作业
20100410420车辆四班 杨江林
1.内容
本文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ABS模型,将ABS对整车的性能影响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来证明方法的可行性。
2.原理
由轮胎纵向力特性可知,车轮的滑移率b s 决定了制动力和侧向力的大小。公式1给出了车轮滑移率b s 的定义。
式中,
为车速,对应线速度,V V 为汽车线速度, r R 为车轮半径,
为车轮线速
度。如图1所示为车辆在制动行使时,地面作用于车轮的制动力sb F 和侧向力y F 随车轮制动滑移率b s 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侧向力随滑移率b s 的增加而下降,当滑移率从1降为0时,制动力开始随滑移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滑移率增至某值opt s 时,制动力则随滑移率的增加而迅速减少。公式1说明了车速与轮速的关系:当滑移率为1时,车速与轮速相等;当滑移率为0时,车轮已经处于抱死状态。车轮抱死滑移时,不仅制动力减少,制动强度降低,而且车轮侧向附着力也大大减少。因此,当前轮抱死滑移时,车辆丧失转向能力;而后轮抱死滑移则属于不稳定工况,易引起车辆急速甩尾的危险。
图1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根据制动时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曲线可知,当把车轮滑移率的值控制在最佳滑移率20%附近时,汽车将能够获得最好的制动效能同时还拥有较好的方向稳定性。
附着系数的数值主要取决于道路的材料、路面的状况、轮胎的结构、胎面花纹、材料以及车速等因素。因此对于不同的路面来说,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是不同的。图2是不同路面的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
图2 不同路面的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
利用车轮滑移率的门限值及参考滑移率设计控制逻辑,使得车轮的滑移率保持在峰值附
着系数附近,从而获得最大的地面制动力和最小的制动距离。同时获得较大的侧向力,保证制动时的侧向稳定性。
ABS工作原理图
3. 模型
由于汽车动力学模型建立是个复杂的过程,采用单轮模型建立汽车动力学模型。简化的单轮模型如图3。
图3 单车轮模型
由图可得到车辆的动力方程: 车辆运动方程:
m
dv??Fdt (1)
车轮运动方程:
Id??FR?Tbdt (2)
车辆纵向摩擦力:
F??N (3)
式中,m为1/4整车质量(kg);F为地面制动力(N);R为车轮半径(m);I为车轮
转动惯量(kg?m2);Tb为制动力矩(N?m),m);v 为车身速度(m/s);ω 为车轮角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