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版二版笔记和典型题考研真题详解答案

5.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1.当代建筑的思潮与发展倾向有: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 ________ 等。 【答案】高技派;结构主义;新现代主义

2.纽约世贸大厦双塔的高度是411米,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 风格。 【答案】典雅主义

二、单项选择题

1. 以下不是“典雅主义”的代表人物的是( A. 约翰逊 B. 斯东 C. 密斯 D. 雅马奇

【答案】C

)。

【解析】典雅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帕拉蒂奥主义”、“新复古主义”,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 建筑的主要思潮。它吸取

古典建筑传统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造型简练轻快,偶有花饰,但不拘于程式;建 筑风格庄重精美,通过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典雅的安定感。代表作有:约 翰逊等设计的纽约林肯文化中心;斯东的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的美国馆;雅马萨 奇的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等。密斯的设计思想讲宄技术精美,强调结构逻辑性和自由分割 空间在建筑造型中的体现,他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

2.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属于( A. 几何形构图 B. 具体的象征 C. 抽象的象征

【答案】A

)。

【解析】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由贝聿铭设计的。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 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

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 是直角三角形,为研宄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 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该设计是从解决建筑与城市规划、邻近原有建筑与环 境的关系中产生的,被认为是属于成功运用几何形构图的实例之一。

3. 流行于20世纪初的“理性主义”建筑,在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把( A. 技术 B. 环境 C. 审美 D. 功能

【答案】D

)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解析】20世纪初的“理性主义”建筑,又称“功能主义”、“现代主义”或“国际式风格”,把功能作为建 筑设计的出发点,空间是建

筑的主角,强调建筑的经济性,认为建筑学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40?60年代,讲求技术精美倾向的建筑思潮的代表作品是( A. 纽约林肯文化中心 B. 西格拉姆大厦 C. 布鲁塞尔博览会美国馆 D. 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 【答

案】B

)。

【解析】纽约林肯文化中心、布鲁塞尔博览会美国馆和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都是典雅主义倾向的代表作。 二战后的上世纪50年代,讲

宄技术精美的倾向在西方建筑界占有主导地位。其中以密斯追求纯净、透明和施工 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为这种倾向的代表。该建筑思潮的代表作品是西格拉姆大厦。

5?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Le Centre Nationale d’ 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是属于哪个

思潮的代表作品?(

A. 粗野主义倾向(Brutalism)

B. 讲求技术精美倾向(Perfection of Technique) C. 典雅主义倾向(Formalism)

D.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倾向(High-Tech)

【答案】D

【解析】1976年,在巴黎建成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建筑不仅暴露其钢结构,连设备管道等也都外露。该 建筑风格打破了一般认为文化建

筑应有典雅外形的概念,成为注重高度工业技术倾向的代表作品。

三、名词解释题

1. 典雅主义

答:典雅主义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复古主义。它吸取古典建筑 传统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造型简练轻快,偶有花饰,但不拘于程式;以传神代替形似,是战后新古典区别 于30年代古典手法的标志;建筑风格庄重精美,通过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 典雅的安定感。典雅主义发展的后期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趋于历史主义,另一是着重表现纯形式与技术特征。其 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师菲利蒲?约翰逊、斯东和雅马萨基。其中斯东设计的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于1961 年获美国AIA奖,是典雅主义代表作。

2. 密斯风格

答:密斯风格,又称“简素主义”、“纯净主义”,是由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提倡的建筑设计倾向, 主要盛行于40年代末到60年代的美国。密斯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根据,以“功能服从空间”为设计原则,其 设计方法与手法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它具有表现主义倾向,提倡忠实于结构 和材料,特别强调简洁严谨的细部处理手法。

3. 粗野主义

答:粗野主义,又称“野性主义”、“朴野主义”,是以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比较粗矿的建筑风格为代 表的一种设计倾向。它正式得名是在1954年史密森夫妇提出“新粗野主义”概念之后。其建筑的特点有:①粗 野主义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宄建筑的形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空间、车道、 走廊、形体、色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②在建筑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色,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及质感有 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美的标准;③以大刀阔斧的手法使建筑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地表现了混凝 土 “塑性造型”的特征。粗野主义对现代建筑思潮演变起了较大的作用,马赛公寓是其达到成熟的标志。

四、论述题

1. 介绍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3个建筑。[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1)流水别墅

① 流水别墅建于1936年,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市的郊区。

② 流水别墅高的地方有3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一层楼板连同边上的栏墙就像一个托盘,支承在墙和 柱墩上。 ③ 建筑外形上的最突出之处在于采用一道道横墙和几条竖向石墙,组成横竖交错的构图。 ④ 流水别墅的成功之处在于与周围自然风景紧密结合。 (2)

拉金公司大楼

① 拉金公司大楼建于1904年,位于纽约州布法罗市,是一座砖墙面的多层办公楼。

② 楼梯间布置在四角,入口门厅和厕所等布置在突出于主体之外的一个建筑体量之内,中间是整块的办公面

积。

③ 中心部分是5层高的采光天井,上面有玻璃顶棚。

图5-2拉金公司大楼

(3)

古根海姆博物馆

① 古根海姆博物馆建成于1959年,位于美国纽约。

② 古根海姆博物馆地段面积约50mX70m,主楼是一个很大的白色钢筋混凝土螺旋形建筑,里面是一个髙约 30m的圆筒形空间,周围有盘

旋而上的螺旋形坡道。

③ 圆形空间的底部直径约为28m,向上逐渐加大。坡道宽度下部约5m,顶上展宽约10m。

④ 螺旋形的博览馆是赖特的得意之笔,但是这种建筑风格却并不适用于博物馆,这座建筑是赖特的纪念碑, 却不是成功的博物馆建筑。 2. 战后现代建筑的主要思潮是哪些?分别有何特点?有何作品?

答:(1)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是战后现代派建筑中最普遍与最多数的一种。它言不惊人,貌不出众,故 常被忽视,甚至还不被列入史册。然而,它有不少作品却毫无异议地被认为是创造性地综合解决并推进了建筑功 能、技术、环境、建造经济与用地效率等方面的发展。美国由于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引进了欧洲现代派的主力, 故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倾向最先在美国得到开花与结果。

① 特点

a. 它在使建筑既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情感需要中,在方法上比较偏重理性。

b. 在形式上也不再是简单的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直角相交,而是悦目、动人、活泼与多样化。 ② 作品

哈佛大学研宄生中心,皮博迪公寓,哈佛大学本科生科学中心,何塞?昆西社区学校,普西图书馆。

(2) 粗野主义倾向

“粗野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喧噪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由英国建筑师史密森夫妇于 1954年提出的。该倾向以表现

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的形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 面、空间、车道、走廊、形体、色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粗野主义在战后的公共建筑中找到了它的用武之 地,在欧洲比较流行,在日本也相当活跃,到60年代下半期以后逐渐销声匿迹。

① 特点

粗野主义经常采用混凝土,把它最毛糙的方面暴露出来,夸大那些沉重的构件,并把它们冷酷地碰撞在一起。 其特点是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它们的粗鲁结合。

② 作品

马赛公寓,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建筑群,亨斯特顿学校,公园山公寓,耶鲁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大楼,仓敷市厅 舍,伦敦的南岸艺术中心莱斯特大学的工程馆,剑桥大学的历史系图书馆。

(3)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是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设计倾向。它最先流行于美国,在设计方 法上属于比较“重理”的,人们常把以密斯?范?德?罗为代表的纯净、透明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方盒子作为 这一倾向的代表。

① 特点

建筑全部用钢和玻璃来建造,构造与施工均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澈地反映 着建筑的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空间。

② 作品

范斯沃斯住宅,芝加哥的湖滨公寓,西格拉姆大厦,工学院的克朗楼,西柏林的新国家美术馆新馆,通用汽 车技术中心。

(4) 典雅主义倾向

“典雅主义”又译形式美主义,主要流行于美国,是同粗野主义同时并进然而在审美取向上却完全相反的一 种倾向,又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新帕拉第奥主义或新复古主义。

① 特点

a. 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 b. 讲求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② 作品

谢尔登艺术纪念馆,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的美国馆,纽约林肯文化中心,麦格拉格 几年会议中心,世界贸易中心。

(5)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是指那些不仅在建筑中坚持采用新技术,并且在美学上极力鼓吹表现新技术的 倾向。广义来说,它包括战后现代建筑派在设计方法中以材料、结构和施工特点作为建筑美学依据的方面,确切 地是指那些在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新材料、新结构与新施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而出现与活跃起来的超高层建筑、 空间结构、幕墙和创新地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标准化构件方面的倾向。

① 特点

a. 在建筑中坚持采用新技术,并且在美学上极力鼓吹表现新技术; b. 提倡采用最新材料,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 ② 作品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究中心,兰伯特银行大楼,美国在科罗拉多州空军士官学院中的教堂,旧金山的圣玛丽 主教堂,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

(6) 人情化与地域性倾向

战后的讲宄人情化与地域性倾向同下面将要谈到的各种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尝试,常被称为“有机的”或“多 元论”的建筑。其设计意识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比较“偏情”的方面。“多元论”按挪威建筑师与历史学家诺伯一 舒尔茨的解释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形式主义”,“其对形式的基本目的是要使房屋与场所获得独特的个性”可见他 们是一些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而在形式上又要强调自己特点的倾向。

① 特点

a. 砖、木等传统材料与新材料、新结构结合; b. 喜欢用曲线和波浪线;

c. 空间布局上,主张有层次、有变化; d. 强调人体尺度; e. 虽不太昂贵,但并不低廉 ② 作品

珊纳特赛罗镇中心的主楼,卡雷住宅,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

(7) 第三世界国家的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倾向

战后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在将现代性与地域性结合起来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这同这些曾经长期处于帝国主义 或外族统治之下的国家在争取到了独立之后,民族意识高涨与经济有关^

① 特点

充分利用地域文化来满足现代生活要求。

② 作品

印度国家工艺美术馆,土耳其历史学会大楼,菲律宾国家艺术中心,新家坡技术教育学院。

(8)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跃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很盛行,其动机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建筑在建筑风格上只允许 抽象的、客观的共性的反抗,故常被称为多元论。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是要使房屋与场所都要具有不同于他人 的个性和特征,其标准是要使人一见之后难以忘怀。

① 特点

要使房屋与场所都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与特征。

② 作品

a.b.c.

运用几何形构图:古根海姆美术馆,普赖斯塔楼,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运用抽象的象征:朗香教堂,柏林的爱乐音乐厅,理查德医学研宄楼,加泰罗尼亚的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运用具体的象征:肯尼迪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悉尼歌剧院,耶鲁大学冰球馆,杰斐逊公园大券门。

3. 现代建筑的特点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作品?

答:现代建筑派包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德国的格罗皮厄斯、密斯?范?德?罗和法国的勒?柯比西埃 为代表的欧洲先锋派,又被称为功能主义派、理性主义派、现代主义派、欧洲现代建筑派与国际现代建筑派。他 们是现代运动的主力。另一是以美国赖特为代表的有机建筑派。

(1) 现代建筑运动的特点

① 坚决反对复古,要创时代之新,新的建筑必须有新功能、新技术,其形式应符合抽象的几何形美学原则; ② 承认建筑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提倡两者结合;

③ 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设计是空间的设计及其表现,建筑的美在于空间的容量、体量在形体组 合中的均衡、比例及表现。

此外,还提出了所谓四向度的时间一空间构图手法;

④ 提倡建筑表里一致,在美学上反对外加装饰,认为建筑形象应与适用、建造手段(材料、结构、构造)和 建造过程一致;其中欧洲的

理性主义在形式上主张采用方便建造的直角相交、格子形柱网等等;有机建筑与建筑 人情化在这方面基本上是这样做的,但不坚持。

(2) 代表人物和作品 ① 格罗皮乌斯

法古斯工厂,科隆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哈佛大学研宄生中心,自宅;

② 勒?柯布西耶

萨伏依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朗香教堂,印度昌迪加尔法院, 关于城市和居住的设想方案;

③ 密斯?凡?德?罗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吐根哈特住宅,伊利诺工学院校舍,范斯沃斯住宅,西格拉姆大厦;

④ 赖特

(1) 草原式住宅,拉金公司办公楼,约翰逊公司总部,流水(考夫曼)别墅,东京帝国饭店,西塔里埃森,古根 汉姆博物馆。

6.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1.文丘里的著作 _____________ 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宣言。 【答案】《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2.后现代主义的 ___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三个特征是由斯特恩提出的。

【答案】隐喻主义;历史主义;装饰主义

3.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设计的。它属于 ____________ 流派的建筑。

【答案】埃森曼;解构主义

4.位于班加罗尔的印度管理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Bangalore)是建筑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作品。

【答案】多西(B. Doshi)

二、单项选择题

1. 使设计者获得1989年度建筑普利茨克奖的建筑是( )。 A. 侯赛因一多西画廊(Husain-Doshi Gufa) B. 哥伦布会议中心(Columbus Convention Center)

C. 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D. 拉维莱特音乐城(Cite de la Musique,Paris) 【答案】C

【解析】美国建筑师F ?盖里是解构主义思潮代表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显现出鲜明的动感。他设 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

建筑由曲面块体组合而成,其建筑形式改变了以往建筑艺术语言的固有表达,并因 此获得1989年度的建筑普利茨克奖。

2. 以下哪位建筑师不属于“纽约五”的成员?( A. P ?埃森曼 B. M ?格雷夫斯 C. F ?盖里 D. J ?海杜克

【答案】C

【解析】“纽约五”是指1969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个介绍当时并非很有名气的5位建筑师的作 品展,这五位建筑师为海杜

克、埃森曼、格雷夫斯、格瓦斯梅、迈耶。

他们以勒?柯布西耶的理论作为共同的出发点,但每个建筑师都站在自己选取的角度从现代主义建筑中汲取营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至1980年代末期,每个人都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3. 隐喻主义思想是( A. 后现代主义 B. 晚期现代主义 C. 解构主义 D. 新理性主义

【答案】A

)思潮的产物。

【解析】隐喻是象征式建筑艺术中固有的一个特点,但现代主义建筑根据当时的建筑发展状况,特别强调建 筑的使用功能应是建筑设计的

首要因素。而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的鼻祖斯特恩,对于传统设计理念的摒弃和 沿袭有着极深刻的理解,并把隐喻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而加以强调。

三、名词解释题

1. 文丘里[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研][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研]

答:罗伯特?文丘里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师,曾于1991年荣获普立兹克建筑奖。他强调要将建筑学中的复杂 性和矛盾性深刻的描绘出来,提倡在盛大的背景下将联系和同化合为一体,使建筑以一种和谐的方式与当地的环 境相得益彰。他喜欢将简单而有美丽雕花的格式合并在一起,将讽刺和喜剧寓于全面设计规划图中,常以国际风 格和流行艺术为指导。罗伯特?文丘里的代表性建筑物有宾夕法尼亚州Chestnut ? Hill区文丘里住宅、哈佛大学 纪念堂等。

2. 后现代主义[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研]

答:后现代主义是指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 践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又称后现代古典主义、后现代形式主义,美国是形成这股思潮的中心。后现代主义采 用各种历史建筑元素、运用讽喻手法的折衷风格,在西方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其代表人物有文丘里、P ?约翰 逊、斯特恩等。

3. 解构主义[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研]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