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团发展模式及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思考

.

年高盛集团的大部分指标较2007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交易和直接投资业务净收入,降幅高达71%。这样的结果与非常艰难的运营环境密切相关。

3.高盛集团发展模式的启示

3.1投资银行应注重业务多元化和传统投资银行业务相结合 美国各大投资银行收入的大部分来源于经纪、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等低风险业,可见,稳健经营是美国各大投资银行多年的经营之道、生存之本。2003年和2004年美国经济复苏推动了股市的发展,股指连续上升,高盛集团及其他投资银行通过将自有资金投向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和外汇交易等领域而在自营业务上赚取了大量利润。与此同时,高盛集团仍然注重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其收入来源在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和自营交易上达50%以上。因此,高盛集团一直坚持业务收入多元化与传统业务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并通过扩大优势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实行差异化经营,使得高盛集团在次贷危机爆发中没有像其他投资银行那样一败涂地。

3.2优化投资银行治理结构

一元董事会制模式是高盛集团治理结构。董事会行使权利时,没有监事会进行监督,行使监督权,这是美国投资银行的一大特点。一元董事会制模式中董事会主席与CEO不分离,银行的整个监管和监督权利仅由独立董事行使,由于独立董事可能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不了解整个行业的风险和问题,导致他们在行使监督权利的过程中忽略金融行业的整体风险,进而引发投资银行风险的大规模爆发,因此,这种一元董事会制模式的治理结构存在很大的弊端。此外,一元

.

.

董事会制中的独立董事通常可能与投资银行的高级管理层相重叠,由于独立董事还行使审批权,能够决定CEO的薪酬水平,这样常常会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受外界因素影响过大,即独立董事并不独立,不仅影响投资银行的风险性决策,而且使得董事会和管理层均失去了一定的独立性。这样的治理结构通常会失去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和制衡作用。一元董事会制模式中的董事会是投资银行的核心位置,一旦不能正常行使其权利,将影响整个投资银行的运营,从而加大整个投资银行业的潜在风险。

3.3投资银行应该发挥合伙人精神和团队合作的作用

高盛集团上市前一直是合伙制,这是国际上最好的风险控制机制之一,要求对共同利益进行高度的互相监督。上市后,高盛集团仍然保持合伙制的文化,这种文化甚至渗透到高盛集团每个员工的骨髓中。高盛集团从未经历过任何可能改变这家公司合伙制特质的大规模并购,其核心文化也未受到任何破坏性事件的侵蚀。高盛集团认为,其出色的团队合作的文化巩固了其作为首选顾问、金融家、联合投资人和金融中介机构的地位。这种团队精神一方面源于员工在学生时代受到的培养和在企业的不断强化;另一方面源于高盛集团的制度和业绩评价体系能够较好地保证团队之间的协作,均衡团队中不同成员的利益。

4.对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借鉴

美国投资银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遭受的重创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投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缺陷、市场监管缺失是最明显的原因。

.

.

4.1加强法规建设和金融监管,防止经营失败

我国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机制。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也不断地扩大业务的广度和深度,随之而来的是政府推出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设计的业务种类、业务结构、从业资格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有体现,如2006年中国证监会通过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并于2008年进行相关修改。该办法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督促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并具体要求证券公司参照该办法计算净资本和风险资本准备,编制净资本计算表、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但是,监管力度、监管范围、监管职责却没有与金融行业推出的新业务的发展成正比,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风险,或者是在发现了风险以后没有消除的外在动力,使风险扩大。因此,加强监管势在必行。在监管广度方面,应该做到全面把握、重点防范,不能仅对金融机构的某一方面实施监管,应该从金融机构的各个角落人手,不遗漏任何环节,实现内部治理、组织体系、信息披露、会计审查、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监管。

4.2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从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崩溃可以看出,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刻不容缓。首先,建议国内投资银行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包括首席风险官在内的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监测委员会、风险测度委员会、风险预警系统、审计委员会、风险执行管理委员会、风险政策委员会、各业务风险部门、风险管理委员会及风险管制委员会,以首席风险官为主,

.

.

实现对金融机构从下至上、从内至外、从浅至深的系统性风险管理。其次,风险预警系统是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因为风险的量化是风险管理中的一大难点。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种类繁多,风险变化多端,风险预警模型不可能包括能够度量所有风险类型的所有金融数理模型,因此,应该随时调整预警模型中的技术变量、相关条件,合理高效地使用模型。我国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甚至高管人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通常都比较淡薄,应在业务不断扩大的同时,建立良好的风险文化,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氛围。

4.3实投资银行资本实力,适度经营

投资银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行业特征表现为规模经济,即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投资银行经营规模越大,则实力越强、效益越好。我国投资银行业整体发展都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整个投资银行机构的资产规模都比较小,因此,扩大资产规模是我国投资银行与国外投资银行抗衡的重要举措。通过增加新的融资渠道,扩大资本,如推动投资银行改制上市,增强资本实力,既可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又可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扩大经营规模,增强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地域为依托,跨区合作,在资金、业务等各方面达成联盟,实行资源和业务的合并,组建更大规模的投资银行。大力发展金融控股集团,实行具有完整的内部组织和管理框架的分业经营和?昆业管理的集团经营模式,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

.

参考文献

[1] Studer,N.,Davis,J. Outlook and Capital Market Financials[J].Morgan Stanley Research Europe,2008,(11). [2] Ratings Direct,Tough Times for Globe Investment Banks and Brokers,Standard and Poor’s,2008,(13).

[3] Boston Consulting Group.Investment Banking and Capital Markets[R].Market Report—First Quarter 2008 Edition,New York,Frankfurt,May 28,2008.

[4]Boston Consulting Group.Investment Banking and Capital Markets[R].Market Report—Second Queer 2004 Edition,New York,Frankfurt,September 1,2004

[5]费隐.以人为本——高盛文化的精髓[J].书评,2002,(8):59—61. [6]刘姝威.企业文化的力量——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和高盛公司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J].新金融,1998,(3):30—32.

[7]Datamonitor, Globe Investment Banking and Brokerage,Industry Profile,Reference Code:0199—2308[R].Publication Date :May 2005. [8]李勇,陈耀刚.高盛投资银行业务:经验与借鉴[J].金融论坛,2007,(3):10—15.

[9] 梁良.高盛的14业务原则[J].财经观察,2008,(2):69.

[10] 肖鹏.高盛、美林的风险管理模式与启示[J].经济师,2007,(10):26—27.

[11] 姚远,张金清.对美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缺陷的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9,(12):17—19.

.

.

[12] 陈忠阳.现代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6):42—47.

[13]扬子英,胡章宏.从高盛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的兴衰看企业文化的力量[J].银行与企业,1998,(12):44—45.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