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1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

考地理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长江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 一行政区划为指标 D.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2. 鄱阳湖面积不断变化, 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A. GPS技术 B. RS技术 C. GIS技术 D. 实地考察 3. 图中甲区域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严重 B. 土地盐碱化严重 C. 水土流失严重 D. 生物多样性减少突出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1. 河流流域的划分方法,是以河流的汇水区域这个单项指标划分的,A项正确。

2. 鄱阳湖面积不断变化,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则需要快速获取地物面积大小,最快捷的主要途径是遥感(RS)技术,B项正确。

3. 甲区域位于南岭山区,地形起伏大,降水多,人为的植被破坏,因此水土流失严重,C项正确。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 造成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古今位置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围海垦殖 B. 泥沙淤积 C. 气候变化 D. 地壳抬升

5. 跟踪研究江苏海岸线变迁,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资源,应 A. 围海造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B. 兴修水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 C. 营造红树林,保护滩涂生态 D. 发展滩涂养殖,打造湿地经济 【答案】4. B 5. B 6. D 【解析】

4. 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河口三角洲不断向海洋延伸,主要是泥沙在河口地区堆积形成的,因此选B项。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5. 研究黄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迁,需要遥感(RS)技术,获取黄河三角洲的不同时期的分布状况,同时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海岸线的变化,B项正确。

6. 黄河三角洲有大面积的滩涂湿地,是大量野生动物和鸟类活动的场所,因此应建设湿地保护区,发展观光旅游等,D项正确。

读“我国西北地区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7. 结合图可以看出

A. 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 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 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 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8. 图中乙地的生态问题严重,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最合理措施是 A. 退耕还草 B. 合理利用水资源 C. 种植薪炭林 D. 开发利用风能 9. 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A. 森林破坏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D. 湿地萎缩 【答案】7. D 8. A 9. B 【解析】

7. 结合图例和图中的经纬网,可以看出该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1月份气温自北向南递增,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在200~400 mm之间,植被类型主要应为草原。 8. 乙地的年降水量接近400 mm,位于农牧过渡地区,过度农垦易导致荒漠化的产生。最合理的治理措施就是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 K12小学初中高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