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试卷参考答案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东南大学2008—2009学年考试试题

课程名称: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2分×20=40分)

1.遥感技术是利用地物具有完全不同的电磁波( A )或( )辐射特征来判断地物目标和自然现象。

A.反射 发射 B.干涉 衍射 C.反射 干涉 D.反射 衍射 2.TM6所采用的10.4~12.6um属于( C )波段。 A.红外 B.紫外 C.热红外 D.微波

3.彩红外影像上( B )呈现黑色,而( A )呈现红色。 A.植被 B. 水体 C.干土 D.建筑物 4.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A )。 A. 太阳高度角 B.不同的地理位置 C. 卫星高度 D.成像传感器姿态角 5.红外姿态测量仪可以测定( B )。

A. 航偏角 B. 俯仰角 C.太阳高度角 D. 滚动角 6.下面遥感卫星影像光谱分辨率最高的是(D)。

A. Landsat-7 ETM+ B.SPOT 5 C.IKONOS-2 D. MODIS 7.下面采用近极地轨道的卫星是( A )。

A. Landsat-5 B. SPOT 5 C. 神州7号 D. IKONOS-2 8.下面可获取立体影像的遥感卫星是( B )。

A. Landsat-7 B.SPOT 5 C.IKONOS-2 D. MODIS 9.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有( A )。

A.山体前倾 B.高差产生投影差 C.比例尺变化 D. 可构成立体像对 10.通过推扫式传感器获得的一景遥感影像,在( B )属于中心投影。 A.沿轨方向 B. 横轨方向 C. 平行于地球自转轴方向 D. 任意方向 11. SPOT 1-4 卫星上装载的HRV传感器是一种线阵( B )扫描仪。 A. 面阵 B. 推扫式 C. 横扫式 D. 框幅式 12.( A )只能处理三波段影像与全色影像的融合。

A.IHS变换 B.KL变换 C. 比值变换 D. 乘积变换 13.( B )是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系统。

A. AreInfo B.ERDAS C. AUTOCAD D. CorelDRAW 14.一阶哈达玛变换相当于将坐标轴旋转了( B )。 A.30° B. 45° C. 60° D.90° 15.遥感影像景物的时间特征在图像上以( C )表现出来。 A. 波谱反射特性曲线 B.空间几何形态 C. 光谱特征及空间特征的变化 D.偏振特性 16.遥感传感器的分辨率指标包括有( C )。

A.几何分辨率 B.光谱分辨率 C.辐射分辨率 D.时间分辨率 17.遥感图像构像方程是指地物点在图像上的( C )和其在地物对应点的大地坐标之间的数学关系。

A.投影差 B. 几何特征 C.图像坐标 D. 光谱特征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18.一幅影像的直方图均值较小而方差较大,意味着( A )。 A.影像较暗,对比度较大 B. 影像较亮,对比度较大 C.影像较暗,对比度较小 D. 影像较亮,对比度较小 19.在实践中最常用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有( B )。

A.基于纹理特征的统计分类方法 B. 基于光谱特征的统计分类方法 C.基于空间特征的统计分类方法 D. 基于时间特征的统计分类方法 20.混淆矩阵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评价( A )。

A.分类精度 B.图像质量 C.几何精度 D.空间分辨率

二、下图为土壤、植被、水这三类 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曲线,其中已经标出了干燥土壤和湿润土壤对应的曲线,请标出植被、水所对应的反射光谱特性曲线(10分)。

反射率ρ/@3020100水干土壤湿土壤植被0.40.6 0.8 1.01.21.41.61.82.02.22.42.6波长λ/μm

三、填空题(3分×10=30分)

1.对于有些电磁波波段,穿过大气层,电磁辐射的衰退很小,透过率很高,这样有利于遥感传感器获取地物的反射或发射信息,这些波段称作(大气窗口)。

2.绿色植物的叶子由表皮、叶绿素颗粒组成的栅栏组织和多孔薄壁细胞组织构成。在(近红外)波段外形成强发射。

3.发射波谱是某物体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称为该物体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

4.按遥感传感器本身是否带有电磁波发射源可分为(主动)遥感传感器和(被动)遥感传感器两类。

5.遥感传感器瞬时视场内所观察到的地面的大小,称为(空间分辨率)。

6.将原始图像通过一定的数字变换生成一组新的特征图像,这一组新图像信息集中在少数几个特征图像上,这样数据量有所减少。这种处理方式称为(主分量变换)。

7.将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一幅新的图像的过程,称为( 图像融合 )。

8.对遥感图像上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理和判断,最后提取出你所感兴趣的信息,这个过程称为( 图像判读 )。

9.消除或改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附加在传感器输出的辐射能量中的各种噪声的过程,称为( 辐射校正 )。

10.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射地物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提取有用地物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行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称为(遥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四、简答题(10分×2=20分)

1.叙述利用K–均值聚类进行遥感影像分类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计算步骤。(10分)。 答:利用K–均值聚类进行遥感影像分类的基本思想属于非监督分类,其主要计算步骤为: ① ② ……

2.简述遥感影像融合的目的和主要方法,并任选一种方法写出处理流程。(10分)

答:遥感影像融合的目的:

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是同一环境或对象的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综合所用的方法和工具的框架,产生比单一信息源更精确、更完全、更可靠的估计和判决,以获得满足某种应用的高质量信息。”

主要方法有:HIS变换;主分量变换;乘法变换;小波变换 其中某种方法的处理流程 ① ②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