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61850国际标准工程化实施技术规范(送审稿)

8.3 一致性测试环境

一致性测试应建立测试环境,如图3。

图X 测试环境图

26

图Y 采样值测试环境图

8.4一致性测试

8.4.1 被测设备 (服务器) 的一致性测试内容

测试机构应对制造商提供的PICS、PIXIT和MICS中标明的被测设备的每一项进行一致性测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 ─ ─ ─ ─ ─ ─

文件和设备控制版本的检查;

按标准的句法(Schema模式)进行设备配置文件的测试; 按设备有关的对象模型进行设备配置文件的在线测试; 依据标准检验被测设备的各种模型的正确性;

按适用的SCSM(DL/T 860.81,DL/T 860.91和DL/T 860.92)进行通信栈实现的测试; 按ACSI定义进行ACSI服务的测试;

按DL/T 860标准给出的一般规则,进行设备特定扩展的测试。

8.5.2静态测试

检测机构应首先对被测设备进行以下静态一致性测试,并做好记录: ─ 检查提交的各种文件是否齐全和设备控制版本是否正确; ─ ─

用Schema 对被测设备配置文件(ICD)进行正确性检验; 检验被测设备的各种模型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8.5.3动态测试

27

一致性动态测试的测试用例应完全采用DL/T 860.10的肯定测试和否定测试用例。对每个测试用例应按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动态性能的测试应使用硬件信号源进行触发(触点、电压、电流等等)。

8.6一致性测试结果

检测机构对被测设备进行测试后应出具检验报告。在检验报告中除了对一致性测试内容的每一项给出结论外, 还应详细给出静态检查和每个动态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其测试结果分“通过”、“失败”、“未测(无此功能)”三种。

被测设备只有通过了静态性能检查和动态能力的一致性测试,获得有资质的“电力工业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报告之后才可集成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

2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组网方式及变电站层双网通信冗余机制

A.1 组网方式的比较

目前组网方式主要有装置单环网、星型网和环型网,各有其优缺点。 A.1.1 装置单环网

装置单环网是指装置内部采用小交换机,实现一进一出的两个网络口,环网中所有装置串联的通信方式,如图A.1所示。

图A.1 装置单环网

优点:网络结构简单、投资费用低。

缺点:1)实时性差,环网发生故障时自愈时间需要数十毫秒至数百毫秒,不能满足继电

保护装置之间数据交换的性能要求。 2)装置检修时对环网通信的影响很大。

A.1.2 星型网

星型网是指交换机之间采用级联方式组网,如图A.2和图A.3所示。

29

图A.2 单星型网

图A.3 双星型网

优点:网络实时性好,网络延时最少,可以满足继电保护装置之间实时数据交换的性能要

求,尤其是保护GOOSE通信。

缺点:网络冗余性较差,单星型网交换机之间网络发生单点故障时,双星型网交换机之间

发生交叉故障时,网络通信将受到较大影响。

A.1.3 环型网

环型网是指连接装置的交换机之间采用实时环网的通信方式,如图A.4和图A.5所示。

3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