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管理学原理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概述 一、单项选择

1.B 2.D 3.A 4.B 5.C 6.C 7.D 8.B 9.C 10.C 11.B. 12.C 13.C 14.C 15.C 16.B 17.C 18.B 19.D 20.B 二、多项选择题 :

1.ABE 2.ABD 3.BE 4.BD 5.ABDE 6.BCDE 7.BE 8.BD 9.ACDE 10.ABD 11.BCDE 12.AD 13.AC 14.ABCDE 15.ABCDE 16.ABCE 17.ABCDE 18.AC 19.BD 20.ABC 21.BC 22.BCE 23.ABE 三、判断改错题

1.×。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组织分为三个层次,拥有的权力范围最大、担任的职务最高的管理人员是上层主管人员。 3. √

4.×。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5.×。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6.×。管理学的历史性决定了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理论、管理思

想的总结、扬弃和发展。7.×。研究如何完善组织机构与各种管理体制的问题是管理学内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 8.√ 9.√

四、名词解释 (答案略) 五、简答题

1.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管理的基本特征是:(1)管理是一种文化或社会现象。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一是多人集体活动;二是共同一致目标。这就使组织成为管理的载体。(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他的责任是管理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作和工人。(3)管理具有特定任务,职能和层次。即通过上、中、基层三个层次,运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共同工作的人以尽量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组织内部有五个基本要素。①人,即管理的主体和客体;②物,即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③信息,即管理的客体、媒介和依据;④机构,反映了管理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⑤目的,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

3.要点: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第一个责任是管理一个组织;第二个责任是管理管理者;第三个责任是管理工作和工人。

4. 要点: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

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

5.要点:三个层次:上层主管人员;中层主管人员;基层主管人员。

6.管理的本质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这需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管理者的三个责任中,有二个责任,即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工作与工人的责任,需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管理职能中的组织职能,人员配备职能以及指导与领导职能更加充分表现了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7.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科学方法能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判定其本质,并通过不断观察其本质的确切性进行检验。而管理正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使其知识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尽管还不够精确,但确是一门科学。

管理又是一门艺术,这强调了管理的实践性。与其他技艺一样,管理工作要利用管理理论与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最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为基础。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有效的主管人员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因此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8.要点:一方面,管理是由许多人写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这

就是管理二重性。

9.要点: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特点:1)一般性;2)多样性;3)历史性;4)实践性。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有:(1)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一般规律,是学习与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2)系统方法。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管理学理论与方法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修正、丰富和完善。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具体方法很多,如运用分析法研究管理思想史,用综合法研究管理历史事件;运用比较法研究中外管理差异;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管理经验与教训。 六、论述题

1.所谓管理的两重性,是指它既有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掌握这一原理的意义是:(1)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在管理中的经验教训,以充分发挥社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管理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我国曾长期受“左”的思潮影响,在管理上重社会属性,强调生产关系,轻自然属性,忽视生产力,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学习管理二重性原理,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索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科体系,更好地指导实践。(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

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充分利用发达国家成熟的管理思想体系。掌握二重性,利于正确评价和运用国外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3)注意揭露资本主义管理的剥削本质。借鉴学习资本主义管理成果时,要分清哪些内容与社会制度有关,哪些是纯粹的技术、方法问题,不能笼统地下结论。(4)要联系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任何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及社会条件相适应。因此,我们在学习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随机制宜,才能取得效果。

2.(1)管理: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2)管理学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系统化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3)学习管理学的意义。(三点) ①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②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③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4)联系实际说明。 第二章 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A 5.A 6.C 7.A 8.A 9.C 10.D 11.B 12.C 13.A 14.D 15.D 16.D 17.C 18.D 19.B 20.A 21.A 22.B 23.C 24.C 25.C 26.B 27.B 二、多项选择题

1.BDE 2.BCD 3.ABCDE 4.ACDE 5.ACDE 6.ACE 7.ABCDE 8.ACE 9.ABE 10.ABD 11.ABE 12.ABCDE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