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山东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以不能抓大放小,而是要面面俱到。

现当代文学复习要看一些重点作品。我当时是认真看了《呐喊》《彷徨》,每个短篇都做了文本细读,查了许多批评文章,发现鲁迅先生真的太伟大太孤独了,其实考试不一定都考鲁迅这种经典作家,但是也说不准,其他作品我也有看过,不一一列举。

当代文学考的很少,所以相对放的精力少一些,但是从今年考题来看越来越重视当代了,需要重点学习,我是按照文体复习,花大力关注文学思潮、还有小说,诗歌。

关于散文戏剧选择重点记忆。复试时现当代文学会考的更加细致,所以大家在现代文学方面大家一定要特别熟悉,就算不考,也可以增加内在的底气。

另外,梳理脉络也很重要。文学理论虽然就一本书,但是内容比较艰涩一点,记忆起来也很困难,所以我在复习文学理论时,注重理解理论内容,并且把课后习题做了清晰地梳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内容。

关于专业课的考研复习,我之前也看了很多的经验贴,大多数的学长学姐都是提到复习的方法就是一遍遍地背书或者刷书,我自己的经验和这个稍有不同。

因为每本书对于考研的作用不一样,所以学习的方法也不一样。同样,我也不认为你机械地刷书,凑够了那个遍数就一定能考上。

我们本科考研的同学很多,又由于大家基本上都在自修室的两层考研专区复习,所以见证了许多同学的考研历程。

本科有位同学在七月份之前所有参考书都过了两遍(当时我文学史还在打基础阶段),但是最后他的成绩很不理想。我也听过其他专业的朋友抱怨过,说自己书都刷了10 遍了,最后还是没考上。所以,重要的不在于你书看了多少遍,而在于给你一道题你能够输出多少?

我自己的做法是先用尽可能快的时间整理出四份框架笔记(三大文学史和理论),就是仅仅记知识脉络那种,然后再结合真题在上面标注出重要的考点。

这样整理的主要意图是对于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和文学理论建立一个大致的认知。这份笔记前期可以帮助我们搭建知识体系,后期还可以用来查缺补漏,十分好用。

我基本上就是结合教材,这些自己整理的框架笔记,还有之前买到的一份表格资料复习的。然后再是详细地过文学史和作品,俗称打基础阶段。这个阶段十分重要,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尤其对于现阶段的同学来说,你的复习时间还相对比较充裕,现在不好好打基础,最后冲刺的时候更没有机会这样做了。在这个阶段可以看一些导师论文和其他重要的专著。在这里还想说一下,我和很多同学对于“基础”二字的理解不同,我不认为本科出身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自然而然地算是有基础了。

举个例子,如果你对经典作家作品的人物、情节、写作背景、时代语境等等还没到了提笔就能有话说的程度,那你还是先好好地回归文本吧。

我自己本科有很多同学平时文学作品几乎全没读,考试的时候突击两三天文学史,也能混个及格以上的成绩,这能叫有基础么。大家既然有志于文学,就一定应该知道文学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大量作品和文学事实的基础上的,只有具备了一定量的作品和专著的积累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所以你如果框架和基础都打好了,就可以在剩下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刷几遍教科书了,并且争取做到没看一遍都有新的理解。

1.6整个关于学习时间的安排

我个人觉得我的学习时间和其他人相比不是非常多 每天准备考研的时间大致如下: 3月-4月:5-6小时

5月-6月:5-7小时

7月-8月(暑假期间):8-10小时。(要求自己每天是10小时以上,可是暑假...大家都懂的)

9月-10月:10小时以上 11月:11小时以上 12月:12小时左右

花费的时间多少是次要的,而是有多少时间是有效利用的。

(我用了计时的软件记录每天的学习时间,只要不在桌前看书,即不算入学习时间。) 作息时间

我的作息时间稳定下来是在九月份,但是还是主要以完成每天的任务为准。 大致如下: 6:00 在床上背单词

6:18 下床,洗漱(闹钟是这个时间) 6:30 去食堂吃早饭

7:00 到达图书馆坐下背政治(背完每天规定的量为止,具体时间没有规定) 8:00-8:30左右 政治刷题,背英语单词 9:30 左右 专业课

11:20 吃中饭(闹钟是这个时间) 12:00 回到图书馆 浏览上午学习的内容 13:15 睡觉

13:40 随便看些书(让自己清醒过来)

14:00 英语(因为考试是两点,所以这个时间必须开始学习) 16:00左右 专业课

16:50 吃晚饭(闹钟的时间) 17:40 专业课

20:00 到外面背专业课或者 21:00 背政治

21:45 图书馆闭馆音乐响起,收拾东西回去 22:35 洗漱完毕 坐在床上开始看书 看一天所学 23:10左右 睡觉

这是大致的时间,在最后的两三周最拼的时候是早上5:40左右起床背单词或者专业课,晚上23:50左右睡觉,洗漱之后在床上背专业课。

1.7专业课整体时间分配表 时间 过年之前 专业课 确定学校、专业 备注 确定大致方向,专业课一定要提前看书,不一定要背诵,但绝对要浏览。 3-5月 教材过完第一遍 此时必须做笔记,最好配合专业课视频,笔记不用写太多,否则后期背诵太吃力 7-8月 教材过完第二遍 尝试性背诵,不是整段的背诵,主要背关键词和脉络。 8月末 研究真题 ”闪光点换元法“篇幅有限不做论述,后期整理完我会发在微信上。 9.1-10.15 背第一遍 经过了前面几轮,你大概已经知道了你的薄弱学科在哪里,并且保证在他人提到一个名词的时候你能非常清楚地在脑海中找到那个词出现在哪本书的哪个地方,关于他的基本关键词能说出来。这个阶段会非常难熬,一定要坚持下来。耗时也比较长,不要担心前面背了的知识会忘,每天背4-5页笔记,记住了就是自己的! 10.15-11.10 第二轮背诵 自己会有感觉哪门课最难背,和上一轮一样,自己认为最难背的先拿出来背,第一轮难,第二轮真的就没那么难了,如果觉得自己比较轻松,可以拿出教材再看一遍,这时候看会有意想不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