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龈沟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的检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种植体龈沟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的检测分析

作者:李玮 李英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第0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水平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的关系。 方法 根据30例种植修复患者的种植体周围组织情况(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指数)将其分为健康种植体组和炎症种植体组,作为实验组,将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 检测各组牙相关位点龈沟液(GCF)中的VEGF浓度。 结果 炎症种植体组VEGF浓度、各项临床指标及龈沟液量明显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及天然牙对照组(P < 0.01);健康种植体组各项指标高于天然牙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VEGF浓度、龈沟液量与各临床指标均成正相关关系(P < 0.001)。 结论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量的增加及龈沟液中VEGF浓度的升高可以较好地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VEGF有可能成为评价种植体周围炎症进展的生物标记物。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图分类号] R782.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a)-0078-0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是一种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具有改变细胞外基质,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1],诱导血管新生[2-3]和骨形成等作用。近来有研究表明,VEGF是有力的血管生成剂,血管密度增高,VEGF的表达增加[4],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VEGF浓度呈高表达,其水平高低与该部位的炎症反应程度和骨破坏程度有关[5],但是关于种植体龈沟液中VEGF水平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40颗牙种植体龈沟液的VEGF浓度进行检测,探讨VEGF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以及其成为判断种植体周围炎症活跃程度辅助指标的可能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完成XIVE系统柱状二段式种植体修复的患者30例(种植牙40颗,天然对照牙40颗),其中,女11例,男19例,平均年龄为37.5岁。筛选标准:无种植体周及牙周组织疾病治疗史,无全身系统疾病,3个月内未服用抗生素及非甾体类药物,不吸烟,妇女未妊娠,种植义齿行使功能3个月以上,无过高咬合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 试剂与仪器

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试剂盒(北京四正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Whatman3号滤纸条(英国Whatman公司),酶联免疫检测仪(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培因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游标卡尺(温州三和量具仪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临床指标检测及分组标准

1.3.1.1 临床指标检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用牙周探针测量并记录待检牙齿的颊侧、舌侧的近中、远中4个点的探诊深度值。龈沟出血指数(sulctts bleeding index,SBI):根据文献报道的记分方法(0=探诊无出血;1=仅在探诊处呈点状出血;2=出血在龈沟内成线状;3=出血沿龈缘扩展或溢出龈缘)检查并记录每个种植体、同名健康牙的SBI。以上临床检查均由同一名牙科医生完成,探诊使用Willams牙周探针。

1.3.1.2 临床分组标准天然牙对照组(40颗): PD≤3 mm,SBI < 2。健康种植体组(28颗): PD≤3 mm,SBI 3 mm,SBI≥2,X线片示种植体周围均存在病理性透射区。将健康种植体组及炎症种植体组一同作为实验组。 1.3.2 龈沟液的采集及定量

制备统一规格的滤纸条,将Whatman 3号滤纸裁成尺寸相等的宽2 mm,长20 mm的纸条,高温高压消毒后待用。用无菌干棉条擦干牙面,隔湿,将制备好的滤纸条插入种植体颊侧近、远中及舌(腭)侧近、远中龈沟中,1 min后取出,舍去带血滤纸条,将同一牙位的四根滤纸浸润部分剪入装有100 μL生理盐水的Effondorf管中,-70℃冷冻保存。测量剩余部分长度,换算成浸润部分长度,标记。以人血清做样本,用微量加样枪依次取血清0.1 μL,0.2 μL,0.3 μL,…,1.5 μL,分别滴在制备好的同样规格的滤纸条上,测量滤纸条的浸润长度,绘制血清量与滤纸条浸润长度关系的标准曲线(图1),Y=0.011 36+0.146 89X(R2 = 0.998 75),根据标准曲线可换算检测样本中龈沟液量[6]。 1.3.3 龈沟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

冷藏的EP管于室温解冻, ELISA法检测VEGF水平,以标准品VEGF系列稀释后作为阳性对照。VEGF含量与吸光度(A)值呈正比,通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出采集样本中VEGF的检出量,据此计算VEGF总量(pg)=VEGF检出量×洗提体积;VEGF浓度(pg/μL)=VEGF总量/PISF量[7]。 1.4 统计学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Dunnett T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指标、龈沟液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比较

炎症种植体组、健康种植体组和天然牙对照组间的SBI、PD值、龈沟液量及VEGF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其中,炎症种植体组的各项临床指标、龈沟液量及其中VEGF的浓度显著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和天然牙对照组(P < 0.01),健康种植体组高于天然牙对照组(P < 0.05)。见表1。

2.2 实验组VEGF浓度、龈沟液量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实验组龈沟液量及VEGF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龈沟液量与PD、SBI值的相关系数r = 0.675、0.659(P < 0.001);龈沟液中VEGF水平与PD、SBI值的相关系数r = 0.359、0.323(P < 0.001)。 3 讨论

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的发生是种植体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8],其主要由于微生物感染导致炎症反应,激活和释放了一些会影响破骨细胞作用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微观上调节骨形成和骨吸收的过程,导致种植体周围大量支撑骨组织的功能丧失,造成种植体修复失败。随着对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因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的逐步深入研究发现,种植体周围炎与牙周炎有相同的致病菌群、临床表现以及相似的病理过程,可通过临床指标检查、龈沟液检查等来反应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况。

VEGF是一种血管内皮分泌的特异性有丝分裂原,是通过二硫键相连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已有的研究表明,VEGF在炎症以及骨改建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在炎症反应过程中,VEGF可能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并且诱导新血管生成,同时可以增加血管通透性,为参与炎症反应的成分持续进入病变组织提供结构基础,有利于炎症反应进行[9]。另外,VEGF对牙槽骨的改建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10]。在牙槽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动态平衡过程中,VEGF不但能够通过旁分泌作用增加血管通透性刺激内皮细胞分泌成骨物质,而且还能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这表明不但VEGF依赖性血管新生对软骨吸收与骨形成是必须的,而且VEGF作为牙周组织改建因子网络中的一个关键成员,其对骨动态平衡的作用是复杂的[1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