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力资源优化方案

**公司人力资源优化方案

一、

目的

优化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合理的控制公司的人工成本,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二、

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

(一)人员状况

目前公司共有员工1672人(含搬运187人,其中搬运工143人,上面工16人,上料班26人,电梯工2人)。纳入编制人员1485人,制面部生产人员1104人,辅助生产人员116人,管理服务人员152人(包括管理干部12人,质检员42人,保管45人),各部门情况如下表: 制面部生产人员 制面部办公室 工程部人员 质量部 计划室 现有人数 1104 24 116 44 6 编制人数 1092 24 107 40 5 超编人数 12 0 9 4 1 备注 18名班长;统计、主管经理各3人 不含请产假1人 含干部,报货工作主要由配送部提供,报货岗已没有存在的意义,现有报货员1人。不含请产假1人 库管科 57 56 1 含干部,内勤,统计,保管抽检汤料.不含请产假1人。 人力部 管理部 配送部 财务部 5 88 14 17 6 66 12 17 -1 19 2 0 不含行政助理室2人 编制17人中含统计4人,现有17人,不含统计,实际超编4人。 生产助理室 行政助理室 采购部 副总室 1 2 5 2 2 2 5 2 -1 0 0 0 原编制中的计算机管理员,现在计划室。 从现有实际人数与编制相比,超编46人,但现有编制并不是很科学,总体上讲,人员隐性

超编现象严重,可压缩人员远不止46人,须进一步的分析确定合理的人员定编数量。 (二)学历状况

1、除搬运外全体人员的学历状况如下表: 人数 比例 理想比例 本科 29 1.95% 5% 大专 83 5.59% 15% 中专 334 22.49% 20% 高中 274 18.45% 30% 初中以下 765 51.51% 30%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公司中专以上学历占30.3%,与公司要求明显偏低,人员学历层次越

高差别越大,而且部分人员学历有虚假现象,正规院校的学历偏少,人才后备力量匮乏。 2、管理干部、后勤职员、生产员工的学历状况如下: 本科(数量\\百分比) 管理干部 后勤职员 车间生产人员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的管理层和生产人员学历结构需要优化。生产部人才储备不足,不能保证公司规模扩大对人才的需求。 (三)人力成本状况

拿2002年2月份的情况为例,生产系统人均工资为701.32元,后勤人员人均工资为813.95 元,人均工业产值每月2.024万元,工资总额为1107568.42元。从整个郑州地区人力成本状况来看,生产系统的人均工资高于郑州地区的平均工资(679元),在周边地区已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力,与同行业相比,生产工人工资也相对较高,结合公司下一步规划,生产工人的工资近期可不再调整或适当压缩。后勤人员人均工资,略低于郑州地区后勤人员的工资(871元),从整个就业情况来看,但也可以不做调整,我们可以调整好关键岗位和普通岗位之间的

大专 中专 高中 初中及以下 2(16.67%) 3(25%) 4(33.33%) 3(25%) 0 23(16.54%) 66(47.48%) 49(34.53%) 2(1.43%) 0 4(0.36%) 14(1.26%) 240(21.73%) 193(17.48%) 653(59. 14%)

工资分配,从总体上控制工资总额。再者,总体的人力成本没有统筹规划,控制不力。 (四)人力资源环境状况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层次的不断提升,公司人才缺乏,后备人员不足,员工素质达不到公司发展的要求。推动人力资源优化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 企业的粗放式发展,很多基础性工作没有做到位,很多方面没有控制,人力资源方面根

本没有打好基础,对人员的招聘控制不力,造成学历比例、年龄比例都很不合适,人工成本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而是被动的、没有节制的适应,相关性的基础工作没有完善的记录,或是没有记录,没有反映人力资源状况的相关分析资料。

2、 人员变动过快,业务不熟,能力达不到岗位的要求,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使岗位设置过

多,分工过细,造成人员的隐性超编。这也使每个部门都感到自己部门人员不够,都希望增加人员,为控制人工成本添加了阻力。

3、 部门保护主义盛行,部门领导往往没有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人力成本的控制没

有和部门领导的绩效挂钩,部门领导不太重视人工成本控制,总希望部门的人员越多越好,下属和自己的任务越轻越好,自己的部门任务完成的越快越好。

4、 公司招聘外来人才和培养人才不利,后备人才匮乏,首先是部门领导的不太重视后备人

才的培养,只注重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其次是公司客观环境在吸引外来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不利。

5、 人力部工作没有做到位,由于人力部刚刚组建不久,人员更换较快,现在成员大多刚刚

从事这项工作不久,很多人没有经验,相关的历史资料不全或根本没有,无法对整体工作进行有效的把握。 三、

各部门的人员现状分析

(一) 各部可节约人员分析

通过调查、走访,对各部门人员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质量部:现有人员44人,干部2人,实习干部1人,车间质检员22人(组长3人,车间质检18人,机动人员1人),原材料质检3人(纸箱1人,盐1人,精装纸1人),统计员1人,工艺员2人,计量员1人,化验室12人,白班9人(化验煤3人,面粉2人,原油、油锅油2人,方便面2人)中班2人(负责面粉、原油、油锅油的化验),夜班1人(负责油锅油化验)。经过调研分析,车间质检组长完全可有车间质检员兼任,机动人员取消,可以压缩4人,化验室每个人的工作量还可以增加,白班可以减少1人,进行工作的重新组合,加大工作量。质量部共压缩5人为宜。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