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青山飘古韵

现减排承诺,切实保护森林;各国人民更要精诚团结,竭尽全力,加强合作,迅速应对气候变化,防止危机进一步漫延恶化。

中国古代《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一则“女娲补天”的精彩神话故事,人类从中或许可以获得相应的启迪:远古时期,水神共工与火神颛顼争夺帝位,共工失败后怒触不周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曾经捏泥造人的女娲,目睹人类遭此奇祸,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心炼五彩石以补苍天:选用各式各样的五色彩石,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填补这个大窟窿,以终止这场灾难。在灾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顽强奋斗,天终于补好了,随后,女娲又斩下一只大神龟的四只脚,当作四根擎天柱,把倒塌的半边天支撑起来,接着,她又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从此以后,天地定位,洪水归道,烈火熄灭,人民恢复往日的宁静生活,民间繁荣,四海升平。

破坏森林和全球气候变暧所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危险,决不亚于上古时的天踏地陷、洪水烈火等自然灾害。怎么办?“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当前,人类社会是否有决心、信心、智慧和勇气,恢复拯救森林、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补天彩石、补天人又在哪里?

科研成果表明:森林要发挥正常的自然环境保护作用,森林覆盖率至少要在25%以上。人类对森林的破坏面积按算数级数扩大,自然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程度则呈几何级数全面加剧。毁林导致的碳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20%以上。世界上成本最小、代价最低、功能最多、效益最高、最根本性的气候环境保护措施,莫过于保护森林、恢复森林。充分发挥森林在减排温室气体中的突出作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美国森林的恢复历程和中国林业的崛起之路,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森林曲折发展、走向成功缩影,对探索和破解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困局、实现保护和恢复森林的梦想,从中可以获得相应的启迪和答案。

范例一:美国森林,从毁灭到恢复

北美洲的森林曾经十分壮阔,从17—18世纪大量移民开始,到20世纪初的300年间,北美森林遭到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的洗劫。美国原始森林消耗了总量190亿立方米的2/3,大批珍贵树种灭绝。仅移民垦荒,就毁灭了1.33亿公顷原

始森林。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占美国面积46%,原来90%的土地为森林覆盖,在种植园主、冒险家、木材商的刀斧之下,100年间一半的森林荡然无存。

森林的破坏,给美国带来了灾难性的恶果,自然灾害频繁发生。1934年西部平原刮起的一场漫天狂风,3天3夜,卷起3亿吨土壤,化作铺天盖地的黄土。当年整个美国西部作物枯萎,溪水断流,全国小麦减产102亿斤。“黑风暴”事件震动了世界,举国上下痛定思痛,决心重建绿色美国。

在保护森林的一片呼声中,美国数百万公顷耕地“退耕还林”,全民造林,声势浩大。本世纪30年代,政府还组织起一支庞大的青年造林大军,吸收17到23岁的青年造林护林,在高潮时曾达到50万人,分2600多个营地,遍布全国各地。这支浩浩荡荡的造林大军,7年造林数百万公顷。罗斯福总统也因保护森林、恢复森林、全面改善美国生态环境的赫赫功绩,成为全球第一个绿色总统,名垂史册。

今天,世人无不为美国那无边的森林而陶醉,从白宫前辽阔的草坪,到洛矶山脉的参天古木,高速公路两边山峦起伏,森林无边无际,举国上下难见裸土,美国拥有3亿公顷的广阔森林,雄居全球第3位,森林覆盖率高达33.1%,丰富的物种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国综合国力强盛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

范例二:中国林业,发展人工林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原本是个森林分布广阔的国家,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开垦、火灾等原因,森林覆盖率由4000年前的60%锐减至1999年的16.55%。全国当年森林面积1.59亿公顷、蓄积112.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4667万公顷。

中国从控制人口增长、立法保护森林、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工程造林、推进全民义务植树着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森林恢复和保护。实行计划生育30年来,全国减少生育4亿人,对节约资源、控制森林消耗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实施《森林法》为中心,强化森林保护;实施科学协调发展,把生态文明作为国家建设目标之一,将保护恢复森林放在重要战略高度。林业投资快速增长,年均投资、每公顷人工造林补助均比五年前提高一倍,持续开展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民义务植树,30年127亿人次累计义务植树589亿株,推动城乡绿化美化。近十年中国森林覆盖率、面积、蓄积、质量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9年,中国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蓄积137.2亿立方米。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加大投入,大规模营造人工造林。2009年,人工林保存面积6169万公顷、蓄积19.6亿立方米,十年全国人工林净增1502万

公顷,近5年每年营造人工林533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占发展中国家的50%。中国造林成就,世界瞩目。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1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中指出:“亚洲地区森林面积在上世纪90年代减少的情况下,出现了净增长,主要归功于中国大规模植树造林”;“1990-2010年世界防护林面积增加了5900万公顷,主要归结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面积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其他防护林”。有国际观察家认为:今天中国的行动,可以与30年代美国的绿色行动共同载入人类发展史册!

2009年,中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78亿吨,但中国森林保护和绿色减排方兴未艾,目标远大。2020年,中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3%。205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生态面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尾 声

森林无言,但有暗语,人类应摒弃浮躁与功利,去倾心聆听,冷静思考,寻找生命的真谛和自然的法则,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与森林共生共荣、和谐共处。

树多成林,林大为森。巍巍群山,森林莽莽苍苍,流水奔涌不息。人尊重树,自觉保护树林,森林赐予人类的回报自然更加丰厚。傣族有谚:“有树方有水,有水方有田,有田方有粮,有粮方有人”。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完好保存至今,与当地傣族视树木为神灵的传统习俗有密切关系。

山有灵,水有灵,树亦有灵,群山有了森林,云蒸霞蔚的大背景中,人就有了天人合一的感应;而山之所以有灵性,正因为茂密森林在无私无畏地护佑着众生,生命的存在及演化,就像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洒在森林的每一个角落??日月荏苒,时光飞旋。新型工业化时代,追求幸福生活的人们,渴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醉丛林深处,漫步小桥流水,赏月光,饮清泉,晨观禽鸟鸠集,午嗅花木馨香,夕品静谧安详??

登高山之巅,抚行云流水,眺万里碧波,神洲大地,生机盎然。千山万壑,传来了《绿色恋歌》的悠扬歌声:

“绿色的岭绿色的坡, 绿色的风唱着绿色的歌, 绿色的线绿色的索,

织出青山一座, 我用汗水浇灌绿色, 让绿色铺满每个角落, 我用心血呵护绿色, 让绿色妆扮锦绣山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