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词语运用》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复习专题二:词语运用

【解题指津】

考点一:选择适合语境的词语

(2018·四川雅安)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 的姿态。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 没有一个人能够 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如果大家都 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又能指望谁来帮助呢?切记,助人即自助。

A.事不关己 因为 幸运 漠视 B.心安理得 因为 幸福 漠视 C.心安理得 所以 幸运 无视 D.事不关己 所以 幸福 无视

【解析】此题是今年地震灾区雅安的中考试题,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完成此题,除了需要了解词语的含义外,还需要结合语境理解并辨析其正确含义。如“事不关己”是指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常用作贬义,用于对工作、对集体漠不关心的态度。“心安理得”是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从句意来看,面对别人的困难,摆出的一种怎样的姿态,还没有做,所以要选“事不关己”。第二空是关联词语的选择,此句是前果后因的句式,选“因为”。“幸运”是指好的运气,出乎意料的好机会。“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这里选“幸运”。“漠视”是冷淡地对待,“无视”是看见当作看不见,这里选“漠视”有冷漠之意。当然这个语段,在做题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对考生进行了人生的引导,“助人即自助”。 【答案】A

考点二:选择使用正确(或不正确)的词语

(2018·甘肃兰州)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解析】这类题型是中考中最常见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根据语境判断词语的含义。主要考查样式有:(1)解释其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辨析理解多义词的使用;(3)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4)辨析词的正误使用。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词语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的理解能力。“相形见绌”是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这里对象用错,不符语境。“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不容置疑”是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的意思。 【答案】B

考点三:理解词语含义

(2018·湖南邵阳)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思想会发酵,心里雄关难越,但必须越,否则你就不能涅槃。(发酵:比喻受到外力影响而发生变化。) B.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很厚的墙壁。) C.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解析】根据语境判断词语的含义。主要考查样式有:(1)解释其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辨析理解多义词的使用;(3)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词语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的理解能力。根据语境,我们不难选出有误的一项是B项,“厚障壁”本义是很厚的墙壁,这里运用的是它的比喻义,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很深的隔膜。 【成语积累】

语义重复:正方兴未艾;还记忆犹新;忍俊不禁地笑;津津乐道地说;好像如芒在背;自然水到渠成;百姓民不聊生;人民生灵涂炭;灾民哀鸿遍野;大家众所周知;许多莘莘学子;被人贻笑大方;忽然恍然大悟;显得相形见拙;暗中移花接木;独自孑然一身;浑身遍体鳞伤;感到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自己;海内外闻名遐迩;接踵而至地进来;三令五申地强调;责无旁贷的职责;扪心自问的自责;满腹经纶的知识;难言之隐的苦衷;虚怀若谷的胸怀;任重道远的责任;惴惴不安的心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普通的芸芸众生;目前的当务之急;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各种形形色色的商品;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历历在目地呈现在眼前;没想到受了不虞之誉;心里一直耿耿于怀等。

用错对象:豆蔻年华(专指十三四岁的少女);相濡以沫(限用于困境);天伦之乐(限用于家人);反戈一击(限用于同伙内部);济济一堂(指有才能的人相聚);琳琅满目(用于书籍或工艺品);耳提面命(长辈对晚辈);栩栩如生(限用于艺术形象)三令五申(上级对下级);未雨绸缪(限用于事发之前);下里巴人(指通俗音乐);阳春白雪(指高雅音乐);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美轮美奂、鳞次栉比

(形容建筑物);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琴瑟之好、破镜重圆、秦晋之好(多用于夫妻之间)。

前后矛盾:他七手八脚;兄弟情同手足;终于旗开得胜;大自然巧夺天工;我们感到形单影只;老同学萍水相逢;明显的蛛丝马迹;紧锣密鼓地进行;安步当车地跋涉;很感激地付之一笑;不易之论的理论初稿;浮光掠影与深刻印象;不期而遇与精心组织;身无长物与腰缠万贯等。

褒义词:安之若素、惨淡经营、重整旗鼓、殚精竭虑、等量齐观、东山再起、凤毛麟角、合浦珠还、狐死首丘、集腋成裘、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苦心孤诣、名噪一时、破釜沉舟、死得其所、危言危行、细大不捐、有口皆碑、雨后春笋等。

贬义词:半斤八两、长篇大论、大而无当、弹冠相庆、翻云覆雨、官样文章、好好先生、好为人师、连篇累牍、明哲保身、囊中盛锥、评头论足、平铺直叙、巧舌如簧、罄竹难书、倾巢而出、如丧考妣、三姑六婆、死灰复燃、拾人牙慧、始作俑者、推波助澜、舞文弄墨、一团和气、颐指气使、亦步亦趋、炙手可热等。 谦词:百身莫赎、报乏琼瑶、敝帚自珍、不情之请、绠短汲深、狗尾续貂、敬谢不敏、绵薄之力、抛砖引玉、蓬荜生辉、尸位素餐、问道于盲、一得之愚等。

敬词:不吝赐教、大笔如椽、大材小用、鼎力相助、高朋满座、高抬贵手、门墙桃李、如沐春风、率先垂范、洗耳恭听、虚怀若谷、虚左以待、卓尔不群等。 【备考演练】

1.(2018·甘肃兰州)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地势高,能见度也特别高,远近景历历在目。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经过14年的建设,黄河风情线独具特色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D.“兰州玫瑰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特别是开幕那天,游人鳞次栉比。 ....

2.(2018·广西百色)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细细品味,她明白了“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的含义。 ..B.旧房改造项目实施之后,我市乡村住房改头换面,整齐亮丽的新居遍布右江南北。 ....C.由于唐雯生病,前些日子见不到她的作品,败笔一段时间后,她又开始写作了。 .D.暴恐分子制造的多起爆炸、砍杀事件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耸人听闻的恶劣影响。 ....3.(2018·广西来宾)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在科学大会上的即兴演讲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C.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蝉鸣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用心良苦。 ....D.李娜从小 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激励她不断超越自我,成为世界坛的骄傲。 ....4.(2018·黑龙江大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些伪劣药品酿成的种种惨剧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这部小说的情节引人入胜,让人读起来津津乐道。 ....

C.他写的那几篇文章都不怎么样,只有这篇《咏菊》还差强人意。 ....D.这栋建筑门窗的设计简洁却别具匠心。 ....

5.(2018·江苏扬州)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 B.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及由此引发的大搜索行动令人叹为观止。 .... C.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

D.被浮冰围困多日的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船体前方一块大浮冰突然裂开,形成一条清晰的水道,真可谓柳暗花明。半小时后,“雪龙”号成功突围。 ....6.(2018·湖北黄冈)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

D.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7.(2018·湖北长沙)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航失联事件牵动亿万民众的心,人们在心中为失联人员默默祈祷。 ..B.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盼中拉开帷幕。 ....

C.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

D.近日南方连续暴雨,大家对受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8.(2018·四川绵阳)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外公是乡下人,自学成才,有为人看病的学力,乡亲们都非常信任他。 ..B.宜家超市正式入驻我们小区,我和妈妈前去惠顾了一下,感觉还不错。 ..C.面对发生的极端天气,绵阳市政府未雨绸缪,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即使经济利润很低,我们也坚持搞下去,它是经济发展的支撑。 ..

9.(2018·湖北武汉)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 ,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 ,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萎 干涸 堕落 B.枯黄 干涸 堕落 C.枯萎 干旱 陨落 D.枯黄 干旱 陨落

10.(2018·湖南岳阳)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的歌声似的。

(3)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 不怕失败。 A.承载 渺茫 才 B.承担 渺远 就 C.承担 渺远 才 D.承载 渺茫 就

中考复习专题二:词语运用

1.D【解析】A项中的“历历在目”指景物或事物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用在句中形容地势高、能见度高很恰当。B项中的“孜孜不倦”指勤奋努力,不知疲倦,用来形容富有创造性的人不断学习汲取知识很恰当。C项中的“叹为观止”形容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在句中形容黄河风情很恰当。D项中的“鳞次栉比”形容建筑物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用在句中形容游人之多不恰当,属于用错对象。故答案为D。

2.A【解析】A项“品味”是动词,意为“仔细体会”,用在本句中,正确;B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多用于贬义,与句意不符,可用“焕然一新”;C项“败笔”是指字画诗文中不好的部分,是名词,用在句中不恰当,可用“搁笔”;D项“耸人听闻”指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这里用来修饰暴恐分子制造的爆炸、砍杀等社会事件的恶劣影响,不恰当,可用“骇人听闻”。 3. B【解析】A项“语无伦次”指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原句语境为“即兴演讲逻辑严密,博得一致好评”,显然“语无伦次”与之相矛盾。B项“沧海桑田”原意指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后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与本句语意吻合。C项“用心良苦”指很费心思地反复思考。不能用来形容大自然,这里用错语境。D项“自命不凡”指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含贬义,这里褒贬失当。故B项正确。

4.B【解析】津津乐道,形容很有趣味地谈论,对很感兴趣的事说个不停。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开心的说。

5. D【解析】A项“当务之急”的意思是“当前急切应办的事”,在此句中“目前”与 “当务之急”语义重复; B项“叹为观止”的意思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是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句中马航的搜索规模;C项“浮光掠影”的意思是“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此句中用“浮光掠影”修饰拍摄,属望文生义。 6. C【解析】A项中,“叹为观止”是指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含褒义,用在此处形容诈骗案,不恰当。B项中,“异想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也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用在这里指大自然的神秘现象,不恰当。C项中“自强不息”指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用来形容民族恰当。D项中,“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这里用作定语,形容担忧,不恰当。

7.B【解析】A项中“祈祷”指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此处说的是马航失联后,人们向神祷告希望失联人员平安的愿望,符合语境。B项中“众目睽睽”形容众人都睁大着眼睛注视。常指在广大群众的监视下,坏人坏事无可隐藏,多用于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属于对词语色彩认知有误。此处应该用褒义词来形容世界杯足球赛,可改为“举世瞩目”等。C项中“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此处是对《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纪录片的回想,符合语境。D项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形容团结一致,共度难关。此处说的是大家对南方受灾群众的援助,符合语境。

8.B【解析】此题考查词语运用正误辨析。B项“惠顾”为敬词,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本句中,使用对象有误。

9.A【解析】“枯萎”用于表现植物干枯萎谢的状态,“枯黄”则偏重于形容枝叶颜色的干枯发黄。根据句子的主语“树木”得出应选“枯萎”。“干涸”用于形容河流池塘水量枯尽。而“干旱”则是指因缺水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根据语境“河流”,应选“干涸”;“堕落”用于形容思想和行为向消极的方向倾斜。而“陨落”一般用来形容物体从高空坠落,或作为伟人去世的婉称。根据主语“灵魂”,是偏重于形容精神上的状态,故应选“堕落”。 因此本题选A项。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