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复习思考题类型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复习思考题类型

一、名词术语

电磁辐射(电磁波或光)、波数、原子基态、原子激发、激发态、激发能、激发电位、电子跃迁(能级跃迁)、辐射跃迁、无辐射跃迁、原子电离、电离能、电离电位、一次电离、二次电离、光谱项、光谱支项、塞曼分裂、成键轨道、反键轨道、?轨道、?电子、?键、?轨道、?电子、?键、分子振动、伸缩振动、变形振动(变角振动或弯曲振动)、原子轨道磁矩、电子自旋磁矩、原子核磁矩、禁带、禁带宽度(能隙)、价带、导带、满带、空带、费米能级、干涉指数、倒易点阵、晶带、光学分析法、光谱法、辐射的吸收、吸收光谱、辐射的发射、荧光、磷光、发射光谱、分子荧光(磷光)光谱、辐射的散射、散射基元、分子散射、瑞利散射、拉曼散射、反斯托克斯线、斯托克斯线、晶体中的电子散射、X射线相干散射(弹性散射、经典散射或汤姆逊散射)、X射线非相干散射(非弹性散射、康普顿-吴有训效应、康普顿散射、量子散射)、光电离、光电效应、光电子能谱、共振线、主共振线、共振吸收线、主共振吸收线、共振发射线、主共振发射线、灵敏线、原子线、离子线、多重线系、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塞曼能级、塞曼效应、原子荧光、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斯托克斯荧光、反斯托克斯荧光、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热助直跃荧光 、热助阶跃荧光、热助激发、分子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子光谱)、红外吸收光谱、红外活性与红外非活性、单重基态、单重激发态、三重激发态、系间窜跃、内转移、振动弛豫、外转移、熄灭或淬灭、K系特征辐射、L系特征辐射、K?射线、K?、K?1射线、K?2射线、短波限、吸收限、线吸收系数、质量吸收系数、散射角(2?)、电子吸收、(电子的)最大穿入深度、二次电子、俄歇电子、连续X射线、特征X射线、背散射电子、吸收电流(电子)、透射电子、溅射、二次离子、系统消光、点阵消光、结构消光、选靶、滤波、衍射花样的指数化、连续扫描法、步进扫描法、电子透镜、电磁透镜、08:明场像、暗场像、中心暗场像、质厚衬度、衍射衬度、?-?*跃迁、?-?*跃迁、n-?*跃迁、n-?*跃迁、10:d-d跃迁、f-f跃迁、n电子(或P电子)、生色团、助色团、反助色团、蓝移、红移、浓色效应、浅色效应、电荷转移光谱、运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简并与分裂、倍频峰(或称泛音峰)、组频峰、振动耦合、费米共振、特征振动频率、特征振动吸收带、内振动、外振动(晶格振动)、热分析、热重法、差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微商热重(DTG)曲线、参比物(或基准物、中性体)、程序控制温度、(热分析曲线)外推始点、核磁共振、穆斯堡尔谱、电子隧道效应、隧道电流。

名词、术语比较

线光谱、带光谱与连续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与散射光谱,X射线荧光、原子荧光与分子荧光,瑞利散射、拉曼散射、汤姆逊散射与康普顿散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X射线荧光光谱,核磁共振与顺磁共振,辐射跃迁与非辐射跃迁,选择跃迁与禁阻跃迁,共振线与灵敏线,激发电位与电离电位,元素定性分析与物相定性分析,元素定量分析与物相定量分析,物相定性分析与化合物结构定性分析,化合物结构定性分析与结构分析,化合物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元素分析与组分分析,晶体结构分析与物相定性分析,表面结构分析、表面结构缺陷分析与表面化学分析,微区结构分析与微区形貌观察,X射线散射、衍射与反射,反射角、衍射角与掠射角(或布拉格角)。

(下划线部分为重点要求的名词术语)

二、填空

1.电磁波谱可分为3个部分:①长波部分,包括( )与( ),有时习惯上称此部分为( )。②中

间部分,包括( )、( )和( ),统称为( )。③短波部分,包括( )和( )(以及宇宙射线),此部分可称( )。

2.原子中电子受激向高能级跃迁或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均称为( )跃迁或( )跃迁。

3.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的跃迁可分为两种方式:跃迁过程中多余的能量即跃迁前后能量差以电磁辐

射的方式放出,称之为( )跃迁;若多余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形式,则称之为( )跃迁。 4.分子的运动很复杂,一般可近似认为分子总能量(E)由分子中各( ),( )及( )组成。

1

5.多原子分子振动可分为( )振动与( )振动两类。 6.伸缩振动可分为( )和( )。 7.变形振动可分为( )和( )。

10.干涉指数是对晶面( )与晶面( )的标识。

11.晶面间距分别为d110/2,d110/3的晶面,其干涉指数分别为( )和( )。

12.倒易矢量r*HKL的基本性质为:r*HKL垂直于正点阵中相应的(HKL)晶面,其长度?r*HKL?等于

(HKL)之晶面间距dHKL的( )。

13.电磁辐射与物质(材料)相互作用,产生辐射的( )、( )、( )等,是光谱分析方法的

主要技术基础。

14.按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性质,光谱分为( )、( )与( )。

15.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按发生作用的物质微粒不同可分为( )和( )等。 16.光谱按强度对波长的分布(曲线)特点(或按胶片记录的光谱表现形态)可分为( )、 ( )和

( )3类。

17.分子散射包括( )与( )两种。

18.晶体中的电子散射包括( )与( )两种。

19.基于自由(气态)原子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光谱,主要有( )、( )和( ),通常所称原

子光谱即指此3类光谱。

20.光电子发射过程由3步组成:( )、( )和( )。 21.光电子能谱按激发能源分为( )和( )。

22.俄歇电子符号KL2L3顺序表示( )、( )和( )的能级符号。

23.X射线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信息主要有( )、( )、( )、( )、( )等,据此建

立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 )、( )、( )等。

24.入射电子照射固体时,与固体中粒子的相互作用包括( )、( )、( )三个过程。 25.物质对电子的散射有( )散射和( )散射之分。

26.电子激发诱导的X射线辐射主要包括( )、( )、( )。

27、常见的衍射分析包括( )衍射分析、( )衍射分析和( )衍射分析。 28、常见的三种电子显微分析是( )、( )和( )。 29.衍射波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和( )。 30.X射线衍射方法分为多晶体衍射方法和单晶体衍射方法;主要的多晶体衍射方法是( )和( );

单晶体衍射方法是( )、( )和( )等。

31.根据底片圆孔位置和开口所在位置不同,德拜法底片的安装方法分为3种,即( )、( )和

( )。

32.德拜法测量和计算的?值的误差来源主要有( )和( )等,校正的方法主要是采用( )

安装底片。

33.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由(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和( )

系统组成。

34.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成像系统是由( )镜、( )镜和( )镜组成。 35.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成像系统的两个基本操作是( )操作和( )操作。 36.按复型的制备方法,复型主要分为( )复型、( )复型和( )复型。 37.电子探针分析主要有三种工作方式,分别是( )分析、( )分析和( )分析。 38.电子探针中检测特征X射线的装置有2种类型,即( )和( )。 39.用于表面分析的方法很多,其中电子能谱应用最广泛,而最常用的三种电子能谱是( )、( )

和( )。

40.在紫外和可见光区范围内,有机及无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主要包括( )、( )、( )、

( )、( )、( )、( )和( )。

2

41.根据朗伯-比尔定律,一束平行电磁辐射,强度为I0,穿过厚度为b、组分浓度为c的透明介质溶液

后,由于介质中粒子对辐射的吸收,结果强度衰减为I,则溶液的吸光度A表示为( )。 42.若一个分子是由N个原子组成,则非线性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 ),而线性分子的振动自由度

为( )。

43.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必须有分子偶极矩的变化。只有发生偶极矩变化的分

子振动,才能引起可观测到的红外吸收谱带,称这种分子振动为( ),反之则称为( )。 44.影响DTA曲线和DSC曲线的主要因素有( )、( )、( )、( )、( )、( )等。 45.影响TG曲线的主要因素有( )、( )、( )、( )、( )、( )等。 46.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吸收光谱、俄歇电子能谱的英文字母缩写分别是( )、 ( )、

( )、( )。 47.扫描隧道显微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差热分析的英文字母缩写分别是( )、( )、

( )、( )。 48.紫外光电子能谱、原子吸收光谱、波谱仪、差示扫描量热法的英文字母缩写分别是( )、 ( )、

( )、( )。

49.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原子力显微镜的英文字母缩写分别是( )、 ( )、( )、

( )。

50.X射线衍射、热重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的英文字母缩写分别是( )、 ( )、

( )、( )。

51.原子发射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英文字母缩写分别是

( )、( )、( )、( )。

三、判断题

1.当有外磁场时,只用量子数n、l与m表征的原子能级失去意义。 2.干涉指数表示的晶面并不一定是晶体中的真实原子面,即干涉指数表示的晶面上不一定有原子分布。 3.晶面间距为d101/2的晶面,其干涉指数为(202)。 4.正点阵与倒易点阵之间互为倒易关系。 5.正点阵中每一(HKL)对应着一个倒易点,该倒易点在倒易点阵中的坐标(可称阵点指数)即为HKL;

反之,一个阵点指数为HKL的倒易点对应正点阵中一组(HKL),(HKL)方位与晶面间距由该倒易点相应的倒易矢量r*HKL决定。 6.原子发射光谱是带状光谱。 7.原子吸收光谱是线状光谱。 8.原子荧光光谱是线状光谱。 9.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 10.红外吸收光谱是线状光谱。

11.红外吸收光谱一般也叫振转光谱(或振动光谱)。 12.转动光谱是线状光谱。 13.X射线衍射是光谱法。

14.根据特征X射线的产生机理,?K?

15.物质的原子序数越高,对电子产生弹性散射的比例就越大。 16.电子束的入射角越大,二次电子的产额越大。 17.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的信息深度次序是:俄歇电子?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特征X射线。 18.一束X射线照射一个原子列(一维晶体),只有镜面反射方向上才有可能产生衍射。

19.衍射矢量(s-s0=R*HKL)方向平行于反射晶面(HKL)的法线方向,其长度为反射晶面(HKL)的

倒易矢量r*长度的?倍,即?R*HKL?=?/dHKL。

20.可能产生反射的晶面,其倒易点必落在反射球(厄瓦尔德球)上。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