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问题的经济学研究进展与启示

幸福问题的经济学研究进展与启示

【摘要】近几年,诸多经济学家基于早期幸福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借鉴人类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将幸福问题的研究内容从客观层面推至主观层面、从抽象的幸福问题理论推进到细致的实证分析阶段,并从其中探寻幸福的源头。本文综合述论的方式来梳理当前幸福问题的研究进展,基于此进行深入探讨幸福感问题对当今人类进行社会实践和发展问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和启发。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经济学角度 幸福收入悖论 幸福问题作为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自1974年“幸福收入悖论”被发现之后,学界研究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无论在幸福问题的研究深度还是广度上面,相关的文献资料都在不断增加。本文主要梳理了学术界在幸福问题方面的研究现状,基于此进行幸福问题经济学探讨研究,旨为当前我国人类进行社会实践和发展提供动力。 一、探索幸福的源头

(一)“幸福收入悖论”是否真正存在

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幸福感与人类的个人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Veenhoven经过研究盖洛普国家间的幸福感测试数

据发现,各个国家的人均GNP与人类的幸福感正相关系数达到了0.84(P<0.02)。他因此提出了绝对幸福的理论,中心思想认为人类的幸福感基于人类基本的生活需要,相对幸福的标准是不存在的。我国研究学者对中国居民幸福感与收入的关系研究次数较多,但结论大都无法统一。部分学者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大幅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根据近几年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变化趋势来看,中国居民的幸福感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居民个人收入与幸福感呈现正相关关系。诸多研究结果显示,收入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居民的个人幸福感,收入是居民幸福感提升的重要因素,绝对收入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幸福收入悖论”如何产生

我国学者对幸福问题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人类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是建立在他人收入基础上的相对收入,并非居民的绝对收入。官皓使用国内多个省市的幸福感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绝对收入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不具有显著影响的结论,相对收入与幸福感呈现正相关关系,此结论同样适用于农村。张学志等学者研究2008年广东省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绝对收入对居民的幸福感具有正相关关系,考虑到相对收入的影响作用,绝对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正相关性较弱。罗楚亮使用2002年全国居民调查数据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普遍高于城镇居民的现象主要由收入变化及预期收入的满足程度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社会居民具有自动适应收入水平波动的心理习惯,因此居民收入的增加不能较大程度的提升主观幸福感。居民的期望收入通常会低于实际的收入,收入越高,居民的期望收入就越高,长此以往,居民收入带来的幸福感普遍低于个人预期。Frey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通常会想方设法的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因此主观幸福感就会随之调整。短期内居民的幸福感会随着收入的提升而提高,但当居民长期接受这种收入水平之后,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就会减弱,直至跌回原始水平。 二、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一)失业及通货膨胀因素

相较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复杂关系,失业及通货膨胀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论大体一致:通货膨胀及失业能够降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Frey等学者认为,失业对居民的幸福感影响大幅度超过了其他消极因素,原因是失业给居民带来的不仅是收入上的损失,同时也给居民带来较大的心理损失,致使居民产生消极、压抑及耻辱感等负面情绪。居民的心理损失对幸福感的负效应远大于居民收入损失带来的负效应。失业与通货膨胀对人类主观幸福感的负面效应相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