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全面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党制度》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政治组 蔡东海

【授课时间】2014年4月10日(周四上午第二节) 【授课班级】高一(4)班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一政治第六课的知识,主要介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及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通过本课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明确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比较鉴别能力,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自主分析和归纳,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四、教学难点:我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五、渗透德育教育: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公民意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六、教学方法:

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策略、小组协作策略、评价激励策略。通过师生互动策略,教师提问不同组别的同学,就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对话,期间教师加以引导话题。通过小组协作策略,在某些话题中展开小组讨论,最后由小组成员共同总结发言。通过评价激励策略,对于回答有好的见解的同学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 七、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 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新课教学 教学活动 教师主导活动 播放视频1[我国政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引导学生回答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从而导出本节的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学生主体活动 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从历史材料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产生疑问,进行引导,进而达到激情导入新课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这堂课的任务。 多媒体课件展示视频及板书。 设计意图 多媒体 (一)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1.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的名称、构成和性质 2.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2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8页的内容思考问题1:我国有几个民主党派、其构成如何、性质怎样? 问题2: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特色表现在哪里? 观看视频2《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观察开会时座位安排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这样安排?协商会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讲解,区别西方的政党关系。 问题4:为什么各民主党派不约而同地拥护和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呢?中共如何领导民主党派。 教师讲解十六字方针 教师讲解 展示图片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5:他们是谁,在干什么? 根据政协的职能,可以让学生分析:政协是否国家机关?从而加深对政协的理解。 阅读并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我国政党制度的5个特点。 学生分析并回答,在学习的基础上辨别不同的政党关系。 学生复习前课内容思考回答 学生识记 学生识记 学生观看图片: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结合课本总结政协的性质、职能。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八个民主党派的名称、成员构成情况及性质。 在观看视频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区别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中的政党关系。 巩固已学知识,建立知识联系。产生新知识。 多媒体图片:打出板书 多媒体展示视频 多媒体展示视频 多媒体展示图片:委员风采 小结过渡: (二)适合国情,优势显著(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三)我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课堂小结与练习 教师总结,指出我国政党制度可以说特色鲜明。有特色,那有什么优点?从而引出第二个大问题。 教师拓展 引导学生探讨后加以解释、补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国家性质、经济基础、实质、后果 、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 教师进行总结 学生结合课本自己领会,总结出我国政党制度的3个优越性。 学生探讨,代表进入角色扮演,进行发言。 回顾整理 坚定学生的立场,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巩固知识、形成系统。 多媒体展示板书结构 八、板书设计: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一)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1.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的名称、构成和性质 2.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2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二)适合国情,优势显著(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三)我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八、教学反思:本课采用借鉴历史材料和西方政党制度的材料,拓宽思想政治课的空间,利用三个视频材料从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和坚持中国的政党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学习。通过本课学习提升了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识,坚定了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全课教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生活化特征。

九、点评意见

本课教学紧扣国家政治生活,利用民主座谈会设计问题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学生自学阅读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角色模拟活动深化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总体上体现了政治学科的时代性、生活化特征。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效果较好。

政治组 肖夏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