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分析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分析

国内交通建设的进程加速了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这一背景下也得到了应用并飞速发展。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具有施工空间要求低的特点,这使得实际应用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另外还具有工期比较短,同时也不影响桥下通车等优点,这都使得其迅速推广开来。但是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也存在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对于监管也非常的困难,还需要在应用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和解决。论文基于多年施工的实践,对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特点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就其在斜拉桥与悬索桥等桥梁中的施工应用做了探讨。

1大跨径连续桥梁技术的难点分析 1.1支架搭设高度高、基底处理难度大

桥梁工程一般处于跨越河流或交通路线的复杂地段,通常地势变化较大,在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桥下净空较大,过多的滑坡地段与跨河道都要求支架较多,支架搭设高度也比平时要大,架设难度高。有时施工地段地质极不稳定,这就给支架基底的处理带来了麻烦,特别是使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更是要求比较高,这也是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中的难点之一。

1.2挠度变化大,梁体线形控制难度大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施工当中,由于结构设计预应力比较复杂,结构尺寸变化大,这就直接导致了桥梁的挠度变化大,桥梁的挠

度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暂时还无法进行有效的掌握,所以对于桥梁的线形难以控制。这也是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施工中的较大难点。

2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2.1基础施工技术特点

在大跨径连续桥梁基础施工中有如下的特点:(1)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一般都是采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主要是可以提高抗渗能力和刚性,另外还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的产生,这有效的降低了噪音污染,有利于施工过程的开展。另外对于混凝土浇筑、钻孔成槽、清底等工作需要做好质量监管。(2)大型沉井的基础施工,大型沉井类型比较多,需要根据实际的地理状态进行实地勘测,一般使用地质勘察仪器准确定位深井的位置和尺寸。这个工作是基础,必须加以重视。最后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导向和定位工作,保障工程质量。(3)深水承台的施工:桥梁工程当中的桥梁基底均处于深水中,流水的速度以及相应的水压都对桥梁基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保障桥梁基底的牢固性,需要对相邻孔桩间距进行调整。此外,深水承台通常体积较大,这就造成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长期的设计和施工实践表明,采用钢套箱进行施工可加快施工进程。

2.2索塔施工技术特点

索塔施工主要是混凝土施工和钢索塔施工两方面。在混凝土施工当中,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塔吊和电梯,主要是保障塔柱模板爬升。另外还必须在索塔旁边设置主动支撑装置,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避免塔柱变形,这对于确保索塔安全性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在混凝土索塔横梁的施工中,通常使用落地钢管作为支撑,从而实现分成块浇筑,使预应力有效拉张。对于钢索塔施工过程的特点,需要按照施工方案严格执行,不能随便的进行改变,需要科学合理的对吊塔进行选择,确保其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

2.3桥梁主体施工技术特点

桥梁主体结构主要包括斜拉桥斜拉索部分和梁段部分。对于斜拉桥斜拉索部分的作用主要是起到牵引力作用,可以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在采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技术施工当中,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工艺进行施工。通常做法是将梁端牵引导向装置与桥面吊机联合使用,其目的主要是减少悬臂前端所承载的负荷,满足承载能力的相关要求,从而保障桥梁的施工质量。对于梁段部分的施工,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现场确定,梁段部分通常采用混凝土箱梁结合钢管支架的方法。桥梁主体的施工是整个工程的重心,必须加以重视保障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3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3.1悬索桥施工技术的应用

采用大跨径连续桥梁在悬索桥施工过程当中,必须重视的施工环节是对该工程的吊装以及锚道面架设等多个施工环节的控制。施工程序分为上、下部施工,上部施工主要包括加劲梁、悬索以及索塔施工。为了避免支架偏移,加劲梁施工需要从桥两端平衡对称向中间靠拢施工;悬索施工主要内容为吊杆的安装、加载与索夹的安装,悬索的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