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三年制) 制订时间 2015年12月 课程学分 课程类别 审核人 4 必修课 课程代码 建设工程管理 课程类型 执笔人 B类 课程学时 课程属性 徐盛夏 72 专业课
一、课程性质
1. 课程地位:《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是三年制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协调,为学生建立管理项目的知识体系和培养应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工程建设行业从业资格“监理员” 、“预算员”、“造价员”等标准中,必须掌握知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工程招标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 根据造价员、质检员及项目管理员等岗位的任职要求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经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实践动 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编制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目标控制、可行性研究 论证、组织招标、文字处理、项目管理软件应用能力,这门课程为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课程功能。本课程培养学生具备编制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目标控制、可行性研究 论证、组织招标、文字处理、项目管理软件应用能力,适应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专业的岗位要求。具体包括:
(1)使学生获得工程管理的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项目管理的程序和内容,掌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目标控制方法。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2)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工作,基本具备项目管理的工作能力。
(3)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和对企业的忠诚意识。
3.课程特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政策性强,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地方的政策、规范。课程实践性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职业素质的提高。课程关联度强。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紧密结合,与其它专业课程知识层级递进关系明显。 4.关联课程
(1)先导课程: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构造、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建筑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与钢筋算量、建筑材料、工程经济等。
(2)后续课程:工程项目监理概论、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工程建设法规、工程造价综合实训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校企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渗透素质教育。
2.课程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和思路:细分工程项目管理职业岗位--分解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确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能力标准--整合、优化教学模块--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课程能力标准--达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三、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进度、质量、成本管理和工程项目组织写铁条等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独立开展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和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等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工程项目组织、监控、调整、决策及外部协调等实践能力。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内容和主要应用领域。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1.能够准确描述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及影响项目管理效果的环境因素。 2.能够施工项目的合理组织
3.能够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组织合理的流水施工。 4.能够掌握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应用。 5.能够利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工程进度计划
6.能够利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管理和调整 7.能够运用目标管理的基本原理进行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成本管理 8.能够完成工程项目的合同和信息管理工作 9.能够熟知共项目管理的资料归档和整理工作 (二)能力目标
为社会实践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并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建筑工程相关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管理活动的实际问题,具备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具体包括:
1.准确进行工程项目的计量及流水施工的组织。 2.正确编制施工项目的进度计划。
3.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分解及控制方法。 4.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成本的构成及控制方法。 具有编制职工项目管理规划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获取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谦虚谨慎、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公共道德、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遵纪守法和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标准和规范意识以满足专业岗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