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方向论文选题

4. 吴宏耀:论我国诱饵侦查制度的立法构建 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二期 5. 杨宇冠:《美国法上的警察圈套理论述评》 载《诉讼法论丛》第六卷 6. 正义网(可实名搜索) 7. 法制网(可实名搜索)

【论文题目】

论暂缓起诉与我国刑事诉讼

【提示要点】

1. 论述暂缓起诉的目的。我国刑诉法没有关于暂缓起诉的规定,不意味着无须对

暂缓起诉展开研究,因为研究结果可能对完善我国起诉制度大有裨益。

2. 暂缓起诉的含义及产生背景及发展。

3. 也可称暂缓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对应当起诉的犯罪案件,在一定期限内不作处理,期满后在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起诉或不起诉决定的制度。 4. 暂缓起诉制度产生于日本明治初期,产生的动因是解决犯罪率逐年上升心脏监

狱羁押犯人不断增多问题。 5. 暂缓起诉制度的价值及与不起诉之区别。 6. 暂缓起诉制度移植我国的法理基础 7. 该制度在我国应如何构建。

【参考书目】

专著:

1. 樊崇义主编:《现代公诉制度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 检察论丛第九期 3. 万 毅:《程序如何正义》

4. 张建伟:《刑事司法:多元价值与制度配置》 5. 卞建林:《刑事起诉制度理论与实践》

论文:

1. 孔庆余:《羁束与裁量:论暂缓起诉》 载于《检察论丛》第九卷

【论文题目】

论不起诉制度及其完善

【提示要点】

1. 现行刑诉法关于不起诉制度的规定及存在问题

2. 不起诉,是指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选侦查终结的案件进

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没有必要起诉的,依法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法院进行审判、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决定。 3. 法定不起诉争议不大,有人犯罪嫌疑人行为不构成犯罪或犯罪事实非嫌疑人所为等情形应作为法定不起诉理由。

4. 酌定不起诉效力和适用条件有争议

5. 存疑不起诉应理解为“可以”还是“应当”,是否必须退回补充侦查再“可以”或“应当”做出存疑不起诉决定? 6. 不起诉制度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7. 不起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8. 针对提出问题,依据相关资料,阐述自己的改革设想。这一部分最能体现作者本人

对不起诉制度的认识深度。

【参考书目】

专著:

1. 甄 贞:《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 2. 陈卫东:《程序正义之路》第二卷

3. 樊崇义主编:《现代公诉制度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4. 宋英辉等:《刑事审前程序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论文:

1. 万 毅:《刑事不起诉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6期 2. 张朝霞:制度《德国不起诉制度》 载《政法论坛》2004第四卷

【论文题目】

试析辩诉交易

【提示要点】

1. 辩认交易定义。对此,国外学者不不尽相同的概括方式,国内学者也见仁见智。可

自行分析评价。

2. 辩诉交易发展产生及及存废之争

3. 辩诉交易发端于美国且在美国广泛应用,但并非众口一词,亦存在争议。 4. 辩诉交易于我国刑事诉讼的借鉴意义

5. 观点不同。部分学者推崇辩诉交易制度,极力主张移植;同样有不少学者认为不易

轻谈移植。至少某些已移植该制度的国家也没有完全克隆该项制度而是考虑文化背

景等的差异,只设计量刑方面的交易,而不允许检察官与被告人就定罪问题进行交易。

6. 作者本人对辩诉交易及是否移植的看法。 【参考书目】

专著:

1. 陈光中主编:《专家视点:辩诉交易在中国》 中国检察出版社 2. 万 毅:《程序如何正义》 法律出版社

3. 卞建林:《刑事起诉制度理论与实践》 4. 樊崇义主编:《现代公诉制度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5. 甄 贞:《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 法律出版社 论文:

1. 阮丹生:《辩诉交易与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 载《检察论丛》第十卷 2. 张建伟:《辩诉交易及其历史》 载《诉讼法论丛》第九卷

【论文题目】

沉默权制度初探

【提示要点】

1. 沉默权制度及其产生背景和发展。

2. 不同国家对沉默权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同一国家对沉默权的认识也不可能始终不变。关于沉默权本身,有代表性的观点:广义沉默权及狭义沉默权。 3. 沉默权产生于英国。17世纪李尔本案对该制度的确立有里程碑意义。 4. 大陆法系国家通过刑事诉讼立法直接规定沉默权。 5. 沉默权制度具体内容

6. 我国刑事诉讼应否引入沉默权制度

7. 作者的观点。表明是否同意引进沉默权制度,并阐述理由。 【参考书目】

专著:

1. 易延友:《沉默的自由》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 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 法律出版社

3. 陈光中主编:《沉默权问题研究-兼论如何遏制刑讯逼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论文:

1. 金泽则:《沉默权的限制与限制的沉默权》 载《诉讼法论丛》第四卷 2. 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的基本内容研究》 载《诉讼法论丛》第四卷 3. 万永海等:《我国不宜确立沉默权制度》 载《诉讼法论丛》第六卷 4. 吴永高:《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 载《诉讼法论丛》第六卷 5. 李 凯:《沉默权制度应当确立》 载《诉讼法论丛》第六卷

【论文题目】

律师在侦查阶段诉讼地位、权利及相关制度的完善

【提示要点】

1. 修订后刑诉法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开始介入诉讼的意义及其缺憾。 2. 修订后刑诉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

起”可以聘请律师。这意味着律师介入诉讼的时间大大提前,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各

种权利的保护。

3. 由于刑诉法及相关法律(如《律师法》)无具体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地位不明

晰、权利范围亦相对狭窄。这些问题有待解决。

4. 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地位:是否具有辩护人法律地位? 5. 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可否突破现行刑诉法规定? 6. 侦查机关在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应承担的义务。 【参考书目】

专著:

1. 熊秋红:《刑事辩护论》 法律出版社 2. 甄 贞:《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 法律出版社

3. 万 毅:《程序如何正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4. 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 中国方正出版社

5.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 中国法制出版社 论文:

1. 蒋丽华:《侦查程序中律师帮助权若干问题研究》 载《政法论坛》2003第5期

【论文题目】

根除刑讯逼供

【提示要点】

1. 刑讯逼供及其成因。

2. 什么是刑讯逼供?刑讯逼供形成原因是什么-执法人员的观念、本身素质、业务水

平;取证手段的缺乏;考核标准体系的不合理等。 3. 刑讯逼供之危害

4. 通过杜培武案或佘祥林案分析,论证刑讯逼供之危害。 5. 杜绝刑讯逼供的方法

6. 从制度完善入手杜绝刑讯逼供:

7. 建立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律师在场制; 8. 建立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 9. 立法要求警察出庭作证等 【参考书目】

专著:

1. 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 中国方正出版社

2. 陈光中主编:《沉默权问题研究-兼论如何遏制刑讯逼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3. 陈卫东:《程序正义之路》第一卷 4. 王达人等:《正义的诉求》 法律出版社

论文:

1. 李学宽:《一起刑讯逼供案的法律思考》 载《诉讼法论丛》第七卷 2. 张桂勇等:《对杜培武一案的分析》 载《诉讼法论丛》第七卷

【论文题目】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问题探索

【提示要点】

1. 我国刑诉法及相关解释对刑事案件撤回起诉有无规定,如何规定。

2. 关于刑事案件撤回起诉制度的争议 3. 两种观点:一种主张取消刑事案件撤回起诉制度;一种坚持检察机关有权撤回起诉。 4. 我国刑事诉讼中撤回起诉实践中存在缺陷 5. 对撤回起诉适用条件及程序的规制。 【参考书目】

论文:

1. 于书峰:《刑事案件撤回起诉实务研究》 载《检察论丛》第十卷

2. 郝银钟:《撤回起诉现象应予废止》 载《法制日报》2006年9月28日 3. 王新环:《公诉案撤诉具有程序价值》 载《法制日报》2006年10月12日 4. 杨惠新等:《准许公诉机关撤回起诉的法理解析》 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7月2日 5. 正义网 6. 法制网

【论文题目】

检、警一体化模式研究

【提示要点】

1. 我国现行检警配合模式与其他国家比较相对独特。警察机构的权利相对独立且强

大,同时缺少相应的司法审查。可具体分析我国检警关系及这种关系是否与诉讼规律相符。

2. 之后,指出学术界对我国检警关系的主张、设想。

3. 部分学者主张我国应实行检警一体化模式。指出什么是检警一体化。 4. 大陆法系国家检警关系:检察机关是法定的侦查权主体,可以自行侦查,可以命令、

指挥警察机关进行侦查。警察机关是帮助检察机关行使侦查权的“辅助机关”。可

具体分析、介绍如法国、德国等国家检警关系模式。

5. 英美法系国家将侦查犯罪作为警察机关的职权,警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相对独立。但检察官对警察机关也有相当的影响力。 6. 目前,各国检警关系模式有趋同之趋势。

7. 参照国外检警关系模式,检讨我国检警关系,指出可否重新设计我国检警关系,如

何设计。

【参考书目】

专著:

1. 张穹主编:《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 2. 万 毅:《程序如何正义》 3. 樊崇义主编:《诉讼原理》 论文:

1. 陈兴良:《检警一体:诉讼结构的重塑与司法体制的改革》 载《中国律师》1998

年第11期 2. 龙宗智:《评“检警一体化”――兼论我国的检警关系》 载《依法治国、司法公

正》 陈光中主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 正义网 4. 法制网

【论文题目】

检察机关求刑权研究

【提示要点】

1. 关于检察机关求刑权的基本理论

2. 目前虽有不少关于求刑权的论述,但概念并不统一,除求刑权,亦有量刑建议权、

量刑请求权之称呼。亦可表述你对求刑权定义的认识。 3. 求刑权的基本性质

4. 是司法权、程序权?亦或其他? 5. 求刑权的价值

6. 求刑权的程序设计-可参照其他国家对此项制度的规定或实践。 【参考书目】

1. 刘福侠:《浅议求刑权》 载《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 龚培华等:《论检察机关的量刑请求权》 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4期

3. 庞良程:《量刑建议制度可行性研究》 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4. 李仁和:《量刑建议:探索中的理论与实践-量刑建议制度研讨会综述》 载《人

民检察》2001年第11期

5.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级:《检察机关求刑权的制度设计》 载《检

察论丛》第十卷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