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湖北省黄冈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课改区)(附答案) 精品

机密★启用前

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课改区)

语 文 试 题

(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等级:

试题提供:湖北武穴 涂雪武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一) (二) (三) (四) 亲爱

三 四 总分 核分人 的同学,在如歌的岁月里,

我们曾科海泛舟,漫步语文世界;我们曾走上辩论台,漫步古诗苑;我们曾背起行囊,到民间采风;我们曾乘着音乐的翅膀,去寻觅奏的踪迹……愿你在这张试卷上,尽情挥洒,展示你亮丽的风采,谱写你青春的随想!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5分)

1.你熟悉下列字词吗?请细心地根据拼音写汉字,耐心地给加点字注音,静心地更改错别字,美美地将汉字或拼音书写在方格里。(3分)

⑴(fèn)外妖娆 ⑶断壁残垣 ⑸销声匿迹 .

⑵(kè)尽职守 ⑷畏缩不前 ⑹语无论次 .

2.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轮悬在苍穹的太阳,一在天迸发出灿烂的希望。 A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戈壁滩上一棵白杨树,一寸寸谱烈军属着生的伟岸与执著。我爱真诚,爱它如驿外断桥边竹篱般 B ;爱它如小桥流水般 C ;爱它如梅兰竹菊般 D ;爱它如兰亭集序般率真;爱它如高山流水般 E ;爱它如飞檐回廊般玲珑……

⑴模仿前后的句子,在文中A处的横线上补写出相似的语句。(2分)

补写: ⑵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B C D E 处。(2分) ①激越 ②淡泊 ③清静 ④高洁 3.名句积累。(4分)

⑴长风破浪会有时, 。

⑵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⑶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⑷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

4.请从下面A、B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2分)

A.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杏林子《生命 生命》)

B.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严春友《敬畏自然》) 我来品析( )句: 5.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45分)

(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6——8题。(7分)

【甲】 乡 愁(节选)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6.“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 、 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2分) 7.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2分)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8.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3分)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9——13题。(12分)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你知道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吗?请解释。(4分)

⑴俟其欣悦 ( ) ⑵媵人持汤沃灌 ( ) ..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 ) ⑷腰白玉之环 ( ) ..10.你理解下列文言语句的意思吗?请翻译。(2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我的译文: 1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2分)

我的概括: 12.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

我的感悟: 13.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

我的看法: (三)阅读《儿子的鱼》,然后回答14——17题。(14分)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