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导学案教科版.doc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导学案教科版

科目 思想品德 课题 第九课 一步之遥 主备人 审核人 学案 类型 新授课 学案 编号 学 习 1、了解违法和犯罪的含义。 目 2、认识到“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 标 重点:违法的种类以及受到的制裁,犯罪的基本特征。 难点: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行为的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学习流程】 备注(教师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 复备栏及学1.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刑事犯罪,只有 。生笔记) 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 的深渊。 2.违法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 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 的 。 3.违法的分类:根据违犯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 、 行为、 违法行为和 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违法行为可分为 和 。 4.违法受到的制裁分类:分别应受到 制裁、 制裁、 制裁和 制裁。 5. 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 6. 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7.“过则勿惮改”,告诉我们:如果成长中有了过错,一定 要 。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展示质疑 1. 犯罪的基本特征? 2.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区别、联系? 3. 惩罚犯罪分子的目的? 4.青少年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第三环节:归纳整理、知识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违法行为是多样的。根据这些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类别,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 ) ①违宪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民事违法行为 ④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 ) A.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 B.犯罪不一定违法,但违法必定犯罪 C.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必定违法 D.有一般违法行为,一定会发展成犯罪 3.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不良行为来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1%,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音像制品的占31.9%。这些数据表明( ) A.只要不犯大错,有点不良行为没关系 B.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C.不良行为只是不拘小节的表现,无所谓 D.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4.正读初中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自从结识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开始小偷小摸,继而发展到偷盗同学家的财物,最后在行窃时被当场抓获。这说明 ( ) (1)青少年要依法律己 (2)一个人如果法制观念淡薄,就很容易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 (3)一般违法与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4)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1)(2)(3) B.(1)(3)(4) C.(1)(2)(4) D.(2)(3)(4) 5.学生小王为了战胜武侠小说的诱惑,决定把这些书藏起来,并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这种战胜诱惑的方法是、( ) A、婉言谢绝法 B、专时专用法 C、避开诱因法 D、理智控制法 6.下列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 A、利用手上的权力给亲戚调职 B、闯红灯被罚款 C、殴打他人致重伤 D、损害他人的名誉 7.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是( ) ①法律知识缺乏 ②法律意识淡薄 ③道德沦丧的结果 ④不能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诱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邓某在县城开办了个体饮食店,一天,他从个体屠宰户手中购买未经检疫的猪肉500千克,准备加工后出售,被县卫生食品监督部门发现。经检验,这些猪肉属于病猪肉,邓某的行为、( ) ①是一种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②是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 ③应受到卫生监督部门的处罚 ④应受公安机关处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某中学生不思学习,迷恋网吧,常常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结果受到刑罚处罚,这案例说明( ) ①只有犯罪才有社会危害性 ②靠教育不能减少违法 ③青少年要依法律己 ④违法可能发展成为犯罪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10.“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古语告诉我们( ) ①必须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②许多犯罪行为是从犯小错开始的 ③有错不改可以发展成大错 ④青少年要依法律己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下列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A、公民乘飞机前,机场工作人员检查公民身份证和所带的包裹 B、王某私拆同学的信件 C、孙某偷藏同学家寄来的汇款单 D、商店保安怀疑消费者王某偷东西,对王某进行搜身 12、“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B、一般违法必然发展为犯罪 C、一般违法与犯罪本质是相同的 D、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13.一天,学生杨某拾获一个皮包,内有一部手机和几百元人民币,他拒不交还失主而占为己有。杨某的行为属于( ) A、行政和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二、材料题 17.某初级中学学生丁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升入初二后,他更沉迷于上网,为了去网吧,花玩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结果被处以行政拘留。初三上学期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网上损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为了网友的“哥们义气”,他参与打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成重伤,丁某受到刑罚处罚。 (1)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丁某从一般违法发展成为犯罪的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