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质量检测

201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章末质量检测: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

期律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原创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并发生爆炸,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核能的和平利用对于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核聚变,因其释放能量大,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其反应原理为:1H+1H→2He+0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和T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元素 B.通常所说的氢元素是指1H

C.1H、1H、1H是氢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 D.这个反应既是核反应,也是化学反应

解析:1H、1H、1H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C正确,A、B错误;化学反应中没有新元素生成,D错误。

答案:C

2.下列各组微粒半径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NaBa>Ca

2+

1

2

3

1

2

3

1

2

3

4

1

B.AlF>F

3+2+2-

解析:先看电子层数,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当层数相同时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当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看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依据此原则可得:A选项中P

答案:B

3.(2010年崇文预测)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CO2的比例模型:B.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D.甲基的电子式:H··C·H

解析:A项,C原子半径应大于O原子半径, 故不正确;B项,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应为13,不是10,故不正确;C项,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故不正确。

答案:D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H

·

·

3+

2+

2-

2+

4.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 A.NaOH、H2SO4、(NH4)2SO4 B.MgO、Na2SO4、NH4HCO3 C.Na2O2、KOH、Na2SO4 D.HCl、Al2O3、MgCl2

解析:A中H2SO4内只有共价键;B中MgO内只有离子键;D中HCl内只有共价键,Al2O3、MgCl2内只有离子键。

答案:C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主族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它的族序数

B.ⅦA族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C.ⅠA、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D.前三周期元素中共有非金属元素12种

解析:A项中O、F无正价。C项应为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除H元素)。D项应为13种。

答案:B

6.(2010年南京质检)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CH4>NH3>H2O ②还原性:I>Br>Cl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原子半径:Na>Mg>O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由于非金属性C

答案:B

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族 周期 2 3 ⅠA a ⅡA b ⅢA ⅣA c ⅤA ⅥA d e ⅦA f 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 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用心 爱心 专心 - 2 -

解析:d、e位于同一主族,上面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d的氢化物稳定,A项错;a、b、e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前面的元素半径大,故B项错;六种元素中,f为氯,单质是最活泼的,C项错;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分别为H2CO3、H2SO4和HClO4,酸性依次增强,D项正确。

答案:D

8.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nm 主要化合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与Q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 B.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M>L C.T、Q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均为无色气体 D.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由题设中已知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可知L、R为ⅡA族元素,R为铍,L为镁;M为ⅢA族元素铝;T、Q为同主族元素,T为氧、Q为硫元素。硫化镁为离子化合物,A项错误;镁的金属性>铝的金属性,故与稀盐酸反应速率:镁>铝,B项错误;H2O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C项错误;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D项正确。

答案:D

9.(深圳2011届高三毕业班一模)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三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与C同主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

C.B与A的化合物比B与C的化合物熔点低 D.A与C的化合物属于大气污染物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由题意知A的次外层电子数和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故A、C最外层电子数是6,即为O和S;则B是镁。原子半径Mg>S>O,A错;因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所以氢化物稳定性H2O>H2S,B错;MgO和MgS是离子化合物,O

答案:D

10.(2011年威海调研)某A物质的化学式为XY2,X、Y为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X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30 mol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位于周期表的第3周期ⅡA族

B.Y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其氢化物的水溶液为强酸 C.X与Y之间形成离子键

2-

2-

L 0.160 +2 M 0.143 +3 Q 0.102 +6、-2 R 0.089 +2 T 0.074 -2 用心 爱心 专心 - 3 -

D.X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O2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及化学键的有关知识。X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 mol XY2含有30 mol电子,判断X和Y各含有10电子,则X为Mg,Y为F,A正确;HF的水溶液为弱酸,B错;Mg和F分别为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二者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为离点燃

子键,C正确;Mg能够在CO2中燃烧,反应为2Mg+CO2=====C+2MgO,D正确。

答案:B

11.2010年诺贝物理学奖所指向的是碳的另一张奇妙面孔:石墨烯。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图),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0.12 g石墨烯中含6.02×10个碳原子 C.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石墨烯中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解析: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0.12 g石墨烯中含有6.02×10个碳原子,石墨烯是一种无机物,碳原子间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

答案:D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光气(COCl2) C.二氟化氙

21

22

B.六氟化硫 D.三氟化硼

解析:B项SF6中S最外层有12e,C项XeF2中Xe最外层有10e,D项BF3中B最外层有6e。

答案:A

13.(2010年杭州模拟)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某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1) B.元素X的原子半径一定小于钠的原子半径

C.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D.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个(n表示电子层数)

解析:若a=2,则X为N,若a=3,则X为Cl。由原子结构、相关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推知A、B、C项正确;D项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未达到2n个。

答案:D

14.(2011年原创卷三)下表中,由陈述的事实或性质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

2

2

2

用心 爱心 专心 - 4 -

A B C D 事实 A原子、B原子价电子数分别为1、2 Q分子间存在氢键而P分子间无氢键 元素的非金属性M>N 某气态单质X与H2通常条件下不能共存 结论 A的金属性一定比B的强 Q的沸点一定比P的高 含氧酸的酸性M>N 在化合物中,X元素只能呈负价 解析:金属性强弱还与电子层数多少有关,A项错;Q、P相对分子质量差异有多少或状态均不明确,故仅由有无氢键无法确定Q、P沸点高低,B项错;含氧酸中M、N价态是否为最高正价不明确,故无法比较含氧酸酸性的强弱,C项错;与H2不能共存的气态单质是F2,D项对。

答案:D

15.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 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由题目信息可推断出,X为Na,Y为Cl,Z为O。同周期(第三周期中)X(Na)的金属性最强,A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原子半径X(Na)>Y(Cl),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离子半径X(Na)

答案:B

16.X、Y、Z和R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元素。其中X、Y同周期,X的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的3倍,Y、Z、R同主族,R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R的核外含有54个电子

B.Y、Z、R的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逐渐增强

C.有1 mol Y的单质与水发生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D.在含有Z单质的水溶液中,通入足量XO2气体,则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

解析:本题主要围绕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推断。“X的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的3倍”X元素在ⅥA族。由题意“4种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只能是16S元素(排除氧元素,它没有正价),Y、Z和R则分别是Cl、Br、I元素(若X为34Se,则相对应的R为At属于放射性元素,非“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A项,53I核外电子54个。B项,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水溶液酸性逐渐增强。C项,根据Cl2+H2O===HCl+HClO,1 mol Cl2与水反应则转移电子1 mol。D项,解释为SO2+I2+2H2O===H2SO4+2HI。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27-

127-+

2-

2-

2-

用心 爱心 专心 - 5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