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沪科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

第五节 测量电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能说出干电池、蓄电池、安全用电电压、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能正确的选择电压表量程和读数并测量电压。 3.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二、导学提纲及练习:

(一)用8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69—71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电压是电路中形成 的原因,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物理量符号为: ;1kv= v= m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 ;家庭电路电压为 。

3.用电压表测电压时,要与被测部分电路 联;电流必须使电压表的 接线柱流进,从 接线柱流出;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 。

(二)通过阅读课本P72并完成实验探究后回答下列问题:

4.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 三、课堂检测:

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 V;如果用干电池作电源,需要 节 联起来。安全用电的电压值是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

2.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能用电压表测出L2两端电压的是( )

图1

3.如图2是用电压表测量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时,把电压表的

图2

“-”“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电压表指针所指的位置,其正确的记录是( )

A.10.6V B.2.6V C.13V D.2.6V 3.如图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 为6V。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V1的 示数为U1=1.5V,则电压表V2示数

V1 U2= 。

图3 4.如图4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

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4.5 V,则

电压表V2的示数是 ,电源电压是 。

- 16 -

V2 L2 L1 L1 L2 V2 V1 图4 S S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电阻的定义,单位及其换算,以及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

2.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4个因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原理及在电路中的符号;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会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以改变电路的电流。

3.知道电阻箱在电路中的符号和读数方法。 二、导学提纲及练习:

(一)用2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76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电阻的定义 ;电阻用字母 表示;电阻的单位有 ;它们的换算关系 。

2.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

(二)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用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77后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后回答下列问题:

3.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 、 和 。

(三)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78—79后回答下列问题:

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 位置。

5.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电阻箱在电路中的符 号是 。课本P78图14—4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 。 三、课堂检测:

1.电阻器的电路符号: 滑动变阻的电路符号: 2.滑动变阻的原理是在 、 、 不变 的情况下靠改变 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3.24000Ω= KΩ= MΩ。 4.如图1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中,则应该把电路的两个接头接在滑动变阻器的 和 或 和 。

5.如图2所示,读出电阻箱的示数为 。 6.如图3所示,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放在 端;P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变 ,电路中电流变 ,电灯亮度变 。

- 17 -

C D P A B 图1

图2 图3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电流的3个效应,知道电流的效应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2.会设计“研究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并会进行实验。 3.会采用图象法来分析实验数据。 二、导学提纲与练习:

(一)用1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81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电流的效应有 、 、 。电流的效应和 的大小有关。 (二)提出问题: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图1中要使通过小灯 泡的电流增大或减小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进一步猜想电流与哪些因素 有关。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81—82后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 后回答下列问题:

电阻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

3.画出“研究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4.实验探究后得出的结论是:① 保持 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 关系; ②保持 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 关系。 三、课堂检测:

1.如图2为“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请回答 下列问题。①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同时

图2

,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②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要移动变阻器R/的滑片,其目的是 。

2.小红同学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电流跟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她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中所示。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问:

①该实验中选错了什么器材? ;请你说出应换用的器

电阻R/Ω 5 15 25 图3 图1 S 2.要研究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要研究电流的大小与

电流I/A 0.6 0.3 0.2 材。 ;

②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什么仪器? 。 3.如图4是R1和R2两个电阻中的电流随它们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从I--U图像可知,电阻R1 R2(填“<”、“>”或“=”)。

- 18 -

图4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从“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出欧姆定律。 2.能正确表述欧姆定律;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3.会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导学提纲及练习:

(一)用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84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导体中的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 成反比,这个规律叫做 。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变形公式 。 (二)用10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84例题并完成例题中的电路图和提出的问题后做下列练习:

3.某导体在10V电压下工作,其电阻为20Ω,那么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多大? 4.有一导体的电阻为20Ω,已知这一导体上的电流为0.1A,则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5.欧姆定律中的I、U和R是指同一段电路中 、 和 ,决不能张冠李戴。 四、课堂检测:

1.若某导体两端电压为8V,通过的电流是0.8A,则导体的电阻值为 。当电压减小为0V时,电阻为 ,电流为 ;当电压增大到10V时,电阻为 ,电流为 。

2.由欧姆定律导出的电阻计算公式R=U/I。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为零

D.若不考虑温度的影响,电阻的大小跟电流、电压无关

3.已测出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5V,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2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多少?

4.有一导体的电阻为20Ω,已知这一导体上的电流为100mA,则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 19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

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方法。 2.掌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知道在用“伏安法”测电阻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二、导学提纲及练习:

1.你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吗?字母表达式如何?如何去正确理解?

2.要测定某个导体的电阻值时,只要用电压表测出导体两端的 和电流表测出通过导体中的 ,就可以利用公式 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这种测电阻的方法 。

3.为了测定某个导体的电阻。

①需要实验器材是 。 ②在右边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③实验开始前开关应该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调到 。

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一是: ; 二是: 。 三、课堂检测:

1.根据“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完成下列要求。 ①在图1的两圆圈中填上所用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符号。

②在图2中把实验器材用笔画 线连成测定小灯泡电阻的电路 (连线不能交叉)。

图1

图2

③在闭合开关前,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阻 (填“最大”或“最小”)。 ④闭合开关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小灯泡的电压是2.5V,此时还要观察 表。实验时电流表选用“-”和“0.6” 接线柱,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刻度盘上指针的位 置如右图3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小灯 泡正常发光的电阻为 Ω。

图3

2.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已知待测电阻阻值在此10~20Ω之间,现用6V的电池组,

那么在实验中,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 V(电压表的量程有3V、15V两档);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 A(电流表的量程有0.6A、3A两档)。

- 20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