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桂华中学

“课例研究”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2013 至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 目 政治 研究人 邵健敏 参与人 赖文星、林思娟 “课例研究”《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课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原因 1、研究的主体:高一学生在思维和认知能力上较上学期又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对社会形势的了解较为主动较为强烈,这时候引导他们了解当代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知道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和平观念,热爱和平,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信念。 2、研究的客体:《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是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第9课的第一框的内容,在高考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1、进行备课组活动,根据教材的内容、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确定教研主题。 2、集体备课,发挥备课组老师的集体智慧,深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校本教研过程活动记录 的重难点,确定教学教法以及所要用到的教学资料等。 3、完善和补充相关的教学资料、视频,制作课件等。在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相关的教学资料以及练习的设置等,力求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突出。 4、教学实践,尽力构建高效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听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5、集体评课。科组教师集体评课,总结优劣,查漏补缺,相互总结,互相学习,不断改善。 6、课后反思,对整个教学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和补充、完善,力求做 到精益求精。 经过充分的准备和备课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使到教学研究过程能按教学计划有序地进行并圆满地完成。 校 本 教 研 活 动 自 我 小 结 首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采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视频资源、例子辅助,采用分析演绎的方法,将复杂的内容直观化;同时,通过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通过适当的练习,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学习,积淀学生的政治常识,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养,通过教学,学生的学习行为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学习方法,解题技巧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审题的思路、解题的格式、对教材基本理论的运用上都比较准确。 其次,在充分备学生的前提下,我们注重加强研究教材教法,通过集体备课,准确的把握了教材的重难点,确定比较符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心设置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有条不紊,整体性较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效果较好。 在下一阶段,我们将根据《政治生活》教材的特点,一如既往地加强有关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继续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侧重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为高考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 1、能准确的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在讲授过程中没有知识性的失误。 2、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相结合,视频资源生本课例研究课题科组评议 动,切合教材内容,引用例子适当,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开拓学生的视野,触发学生的思维。 3、教学设计较好,将教材分散的内容整体化和有序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4、通过教学和练习的讲评,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5、德育渗透较好,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6、在教学过程,既能考虑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也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互动效果较好。 科组长签名: 2014-7-8 此表一式三份,一份科组存留,一份上交学校存档,另一份研究人自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