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安全文明施工监理细则

6.2.3.4.1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6.2.3.4.2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应装设端正、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移动式分配电箱的下底距地面大于0.6m,小于1.5m;

6.2.3.4.3不允许使用木质电箱和金属外壳木质底板。配电箱内的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体内。箱内的连接线宜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有外露部分。进出线应加护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弯,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直接接触。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

6.2.4现场照明

6.2.4.1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6.2.4.2照明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其电源电压为220v,但在下列情况下应使用安全电压的电源:

A.室外灯具距地面低于3m,室内灯具距地面低于2.4m时,应采用36v; B.使用行灯其电源的电压不超过36v; C.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D.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E.在特别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工作用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6.2.5配电线路

6.2.5.1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严禁使用裸线,绝缘必须良好,不允许有老化、破损现象,接头和包扎都必须符合规定。

6.2.5.2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并应避免机械伤害和介质腐蚀,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电缆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面0.2m处,必须加设护套管。电缆不允许长期浸泡在水中和穿越道路不采取防护措施的现象。

A.直埋电缆必须使用铠装电缆,埋地深度不小于0.6,并在电缆上下铺5cm厚细砂,最上部覆盖硬质保护层。

B.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用金属裸线作绑扎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橡皮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重,橡皮电缆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

6.2.5.3应该采用五芯电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为TN-S,必须采用五芯电缆,专用的保护零线任何时候不允许有断线情况发生,否则将失去保护。

6.3起重吊装安全

6.3.1起重吊装包括结构吊装和设备吊装,其作业属高处危险作业,作业条件多变,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其内容包括:现场环境、工程概况、施工工艺、起重机械的选型依据,起重扒杆的设计计算、地锚设计、钢丝绳及索具的设计选用,地耐力及道路的要求,构件堆放就位图以及吊装过程中的各种防护措施等。

6.3.2起重机

起重机械按施工方案要求选型,运到现场重新组装后,应进行试运转试验和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并有记录签字。

6.3.2.1起重机经检测后方可以使用,但须持有市级有关部门定期核发的准用证(安全合格证)。

6.3.2.2经检查确认安全装置包括超高限位器、力矩限制器、臂杆幅度指示器及吊钩保险装置均符合要求,当该机说明书中尚有其他安全装置时应按说明书规定进行检查。

6.3.2.3起重扒杆的选用应符合作业工艺要求,扒杆的规格尺寸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设计计算应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并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扒杆选用的材料、截面以及组装形式,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组装后应经有关部门检验确认符合要求。

6.3.2.4扒杆与钢丝绳、滑轮、卷扬机等组合后,应先经试吊确认;可按1.2倍额定荷载,吊离地面200~500mm,使各缆风绳就位,起升钢绳逐渐绷紧,确认各部门滑车及钢丝绳受力良好,轻轻晃动吊物,检查扒杆、地锚及缆风绳情况,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6.3.3钢丝绳与地锚

6.3.3.1钢丝绳丝数在一个节距中超过10%,钢丝绳锈蚀或表面磨损达40%以及有死弯、结构变形、绳芯挤出等情况时,应报废停止使用。

6.3.3.2扒杆滑轮及地面导向滑轮的选用,应与钢丝绳的直径相适应,其直径比值不应小于15,各组滑轮必须用钢丝绳牢靠固定,滑轮出现翼缘破损等缺陷时应及时更换。

6.3.3.3缆风绳应使用钢丝绳;其安全系数K=3.5,规格应符合施工方案要

求,缆风绳应与地锚牢固连接。

6.3.3.4地锚的埋设应经计算确定,地锚的位置及埋深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和扒杆作业时的实际角度。

6.3.4根据重物的外形、重心及工艺要求选择吊点,并在方案中进行规定。吊点应与重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且吊点应在重心之上。重物应垂直起吊,禁止斜吊。

6.3.4.1当采用几个吊点起吊时,应使各吊点的合力作用点,在重物重心的位置之上。必须正确计算每根吊索的长度,使重物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位置。

6.3.4.2当构件无吊鼻需用钢丝绳捆绑时,必须对棱角处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伤钢丝或切断钢丝。

6.3.4.3钢丝绳做吊索时,其安全系数K=6~8。 6.3.5地耐力

6.3.5.1起重机作业区路面的地耐力应符合该机说明书要求,并应对相应的地耐力报告结果进行审查。

6.3.5.2作业道路平整坚实,一般情况纵向坡度不大于3‰,横向坡度不大于1‰,行驶或停放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5m以外,且不得停放在斜坡上。

6.3.5.3当地面平整与地耐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路基箱、道木等铺垫措施,以确保机车的作业条件。

6.3.6警戒

6.3.6.1起重吊装作业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划定危险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6.3.6.2除设置标志外,还应视现场作业环境,专门设置监护人员,防止高处作业或交叉作业时造成落物伤人事故。

6.4施工机具检查 6.4.1电焊机

6.4.1.1电焊机进场应经有关部门组织进行检查验收,并记录存在问题及改正结果,确认合格。

6.4.1.2按照用电的规定,设备外壳应做保护接零(接地),开关箱内装设漏电保护器(300mA×0.1s)。

6.4.1.3电焊机必须安装空载降压保护装置,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6.4.1.4焊接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30m,并不准有接头。

6.4.1.5露天使用的焊机应该设置在地势较高、平整的地方并有防雨措施。 6.4.2气瓶

6.4.2.1不同的气瓶,瓶与瓶之间间距不小于5m,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m。当不能满足安全距离要求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6.4.2.2乙炔瓶不应平放夏季应防爆晒,冬天解冻用温水。

6.4.2.3施工现场应设置集中存放处,不同类的气瓶存放有隔离措施,存放环境应符合安全要求,切有明显标志;不能存放在住宿区和靠近油料、火源的地方;存放区应配备灭火器材;保护瓶阀,应装好瓶帽。

6.4.3潜水泵

6.4.3.1潜水泵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接地),开关箱中装设漏电保护器 (15mA×0.1s)。

6.4.3.2潜水泵应放在坚固的筐里置入水中,泵应直立放置;放入水中或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