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三中2009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福鼎三中2009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决定于 ( )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生育率

2、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中,“原始型”和“现代型”的相同之处是 ( ) A、高出生率 B、低自然增长率 C、高死亡率 D、低出生率

3、下列国家或地区中,与我国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最接近的是 ( ) A、韩国 B、埃及 C、拉丁美洲 D、非洲

4、造成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B、自然环境的改变 C、出生率的上升 D、死亡率的下降

5、我国“五一黄金周”,大批山东游客前往青岛旅游,这种现象属于 (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6、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 ① 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② 东南部劳动力不足

③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④ 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 ( ) A.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 B.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 C.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 D.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的是 ( ) A、北美洲 B、拉丁美洲 C、大洋洲 D、欧洲

9、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是 ( ) A、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B、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C、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D、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城乡收入差别较小

10、下列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特点的是 ( ) A、人口迁移规模加大,流动频繁

B、人口迁移流向主要为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C、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是最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 D、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文化因素

11、二战后德国和沙特阿拉伯都吸收了大量的移民,关于两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因老龄化吸引移民 B、都因资源的大量开采吸收移民 C、都因经济发展吸引移民 D、都因气候优越吸引移民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12—14题

12、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 A.1 B.2 C.3 D.4 13、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

A.埃及 B.中国 C.新加坡 D.德国 14、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 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据此回答15-16题。

15、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 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 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 ( ) A、70% 鼓励生育

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 D、30% 鼓励人员出国

17、下列人口迁移对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使劳动力不足,不利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B、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使迁入区得到发展并使综合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C、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D、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环境的影响更广泛

18、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 ( ) A、团块状 B、带状 C、点状 D、线状

19、福鼎市市区的地域形态是 ( ) A、团块状 B、条带状 C、放射状 D、不确定

20、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的边缘,主要是因为 ( ) A、地价便宜 B、环境优美 C、交通方便 D、城市总体布局的需要

21、从经济因素考虑,城市的各种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 ) A、工业区 商业区 工业区 B、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C、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D、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