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学案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岳麓版必修1)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错误!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背景 (1)春秋时期

①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②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③诸侯强大,兼并战争频繁。 (2)战国时期

①大国国君废封号称“王”。 ②卿大夫夺位。

③各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 (3)条件:经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2.过程

(1)经过100多年的角逐,秦国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等国。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

3.意义: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1.中央集权制度 (1)前提:全国统一。

(2)内容:包括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郡县制、法律制度,以及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等。 (3)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 2.皇帝制度

(1)开端: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始皇帝”。

(2)特点:皇权至上,大权总揽;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3.三公九卿制

(1)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①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负责监察百官。

③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2)九卿:中央政府的其他重要官职的合称,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3)作用:中央政府各级官员相互配合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手中。 三、废分封,置郡县 1.郡县制度

(1)起源: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各大国已广泛实行。

[隐性点读] 据教材P8中楷体字所述可知,郡县制并不是秦始皇创设的,而是在秦统一后,在各国原政治区域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2)推广: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3)内容:分郡、县两级。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设郡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若干县,置县令(长)、县丞、县尉;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4)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乡、里可直达百姓。

[易混易错]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并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与发展。秦朝实行的郡县制下,郡县的长官是皇帝任命的,而分封制下,受封者的爵位和领地是世袭的,所以,正确的说法是,秦朝实行的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

2.选官制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3.法律:秦律细密、严苛,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四、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3.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4.对此后

2000

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影响深远。

主题一 秦代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

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及其表现

(1)皇权至上,不可僭越——通常情况下,国家的一切行政、军事、司法、财政、宗教大权都由皇帝总揽;对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的任免、赏罚、生杀予夺大权,也无不取决于皇帝。 (2)皇帝独尊,王权神化——皇帝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是整个国家机构的核心。除把“皇帝”作为人间专制之主最崇高的名号以外,还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名号制度。

(3)皇位世袭,不可转移——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形成“家天下”的统治,皇位仅在皇帝一家。把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宝座,万世一系地传给自己的子孙,是各朝各代最高统

治者共同的愿望。

材料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据上述材料归纳秦朝确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答案 皇帝制度下皇帝独尊,王权神化;皇位世袭,不可转移;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图示秦代中央官制

主题二 郡县制在全国的推行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及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所反映的趋势

不同 建立 基础 传承 制度 不同 官吏 权利 与中央 关系 官员职 责范围 历史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类别 血缘关系 分封制 按地域划分 郡县制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巩固了统治,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