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因为对小学教育的热爱而执着
——记我的老校长李勃生同志
当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和着共和国时代的强音、迈着更加坚实的步伐阔步向前的时候。那些为学校的奠基与发展,为国家培养无数人才的学校老前辈们,日渐古稀,或入耄耋,这越发显出他们的珍贵。他们把自己的一生,浇铸进了推动小学教育历史隆隆前进的车轮,共同勾画了一部值得后代永远崇敬、永远纪念的光辉史册。这部史册如壮丽的夕阳一样璀璨、耀眼,又如丰收的秋天一样灿烂、辉煌。而我们的老校长李勃生同志,就是这部光辉史册中的辉煌篇章之一。
建校——是他生命中的亮色
知遇。李老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个校长。能来到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是因为我毕业实习在这所学校,时慧珍老师是我的指导教师,实习结束后还回到师范学校做了一节公开课。李校长得知后对我十分喜爱,所以,我1986年毕业就被校长要到了市二实验这所名校,知遇之恩终生难忘。
关怀。因为我家住外地,学校将四楼没的仓库腾出来做我的寝室,李校长经常到我的寝室了解我的生活与工作,白天工作,晚上自己一个人住在学校也有些寂寞。端午节那天早上,校长很早来到学校,拿来热乎乎的粽子和鸡蛋说:“今天是端午节,趁热把粽子和鸡蛋吃了……”此时一股暖流涌上我心头,眼圈噙着泪水。“一个人住宿太寂寞,给你拿个半导体,听听新闻和音乐。”半导体收音机可是稀罕之物,校长能对一个新来的老师生活想得这么周到,实在是让我感动。“看你的字也写得挺好,把我这个材料抽空你帮助抄写一下……”
学习。我接过被改得密密麻麻的手稿,开始一字一句的读起来,仿佛在聆听大师在讲话。从李校长的手稿里,我了解到他的智慧与学识,我知道了二实验的建校与发展。1980年,为了引入竞争的机制,实现教育的特色发展,吉林市教育局决定将昌邑区十七小学易名为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选拔有学识、有能力、善研究的昌邑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勃生同志任校长。为迅速改变学校落后面貌,办名符其实的实验小学,李校长提出了“三年打基础,五年做贡献”的整体目标。全体师生为实现此目标积极行动起来,试行了教职工全员教育岗位责任制,各项工作向着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使学校教育工作迅速打开了局面。
在李勃生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实现了吉林市教育多项首创工作:在全国第一个实行教师全员岗位责任制,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在教育刊物上发表。在吉林市第一个创办了学前教育班,一九八三年十月五日《吉林日报》刊登了题为《家长满意、社会欢迎——吉林市二实验小学办好学前教育》的报道,并发表短评《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第一个开展北京景山小语教材进行语文教改实验。第一个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建设了全市第一个小学实验室,第一个以“刘胡兰中队”“孙桂芝中队”“雷锋中队”命名三个英雄中队。第一个在全市开展第二课堂。组建了第一个全市小学女子篮球队,并多次参加全国比赛获得好成绩。开办全市第一家学校的地下联营商场。建立了第一家小学托儿所……教学上“百花奖”和“红杏奖”的评选、“三主两会”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参加全国创造杯活动使学校呈现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
精品
发展。我在校长的指导下,成长进步很快,当年就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还当上教工团支部书记,1987年学校把一台PC6601计算机放到了我的寝室,我如获至宝。每天下班编程序开发课件,第一次应用在马丽杰执教的《詹天右》语文公开课上,产生了轰动效应。
八五年七月杜校长参加了全国小语协会和景山学校在广东省湛江市召开的小语研究会。会上做了题为《分项集中训练和全面综合训练相结合,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的书面发言。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九八二年在吉林省教育厅、共青团委、吉林人民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省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中,我校康冰冰的《红领巾》和胡杰尘的《一张考卷》获得三等奖。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全体教师辛勤劳动,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一九八二年,学校开展了“百花奖”和“红杏奖”的教研活动。有二十五个单位达三百人次来我校参观教学,探讨教改,受到了好评。以后,这项活动作为学校提高教师,大练基本功和检阅教改成果的传统活动坚持下来。八三年五月,学校又开展了“双会”(在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会学的方法)教学活动。这项研究题目还列入学校教学改革中长期研究课题。一九八三年,韩松和李勃生同志分别参将了省小学数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并在会上作了书面发言。题目是《在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领导带头,群策群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一九八三年十月,学校建成了实验室。这是一个能容纳一个教学班,具有上水、下水、电源及电化教学设施的综合实验室。十月,市教育局和仪器站在我校召开了全市小学实验室建设现场会,会上做了发言,并奖给我校一台小型电影放映机。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一日《江城日报》刊登了题为《我市第一个小学实验室建成》的报道。
我校的第二课堂可以说是全市开展最早的学校之一,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普教工作。从一九八零年八月至今,先后有六届一千五百九十八名学生圆满地完成了小学的学业,升入上一级中学,双科平均成绩均在九十分以上,及格率为百分之百。由于我校普及教育工作突出,一九八三年在市里召开的普及教育工作成绩突出,一九八三年在市里召开的普及教育表彰会上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一九八四年在小学普及验收中被评为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单位。为普教工作服务的学校报刊发行工作,从一九八一年一直到一九八四年,年年被评为是报刊发行先进单位。一九八四年学校被评为省发行先进单位。 几年来,学校一直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一九八一年,在学生中进行了“三热爱”教育,开展了“五讲四美”活动和评选红花中队活动,并继续贯彻《小学生守则》,学校和班级分别建立了“家长委员会”,注意抓好结合(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一九八三年十月学校大队部结合“三热爱”教育,举行了“了解祖国,热爱祖国”主题中队会。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学校提议,市局团委批准,一九八二年六?一为“刘胡兰中队”,五?二中队四?二中队为“孙桂芝中队”并建立了一个“雷锋中队”为五、五中队,同时分别为各中队聘了校外辅导员,为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一九八三年暑假期间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了“夏令营”活动。这次活动是在友谊校——长春市二实验小学帮助下,在长春市进行的。师生参观了长春汽车制造厂、青少年宫等单位。一九八四年一月中旬,学校又举办了“冬令营”一日活动。一九八五年在全国开展的少年儿童创造杯活动中,我校五年二班获得创造杯,一年一班获市创造杯活动先进集体。 (2)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十分重视,几年来按照“五有”目标(1.有道德;为人师表;2.有文化科学知识,精通所教学科教材;3.有教育基本理论,掌握教育基本规律;4.
精品
有好的教学方法或过硬的读写基本功;5.有忠诚于小学教育的思想和责任感,做出自己的贡献),全面抓了教师素质提高工作。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学校除每周三下午组织全体教职工政治学习外,从一九八三年下半年开始每学期召开一次“振兴中华读书汇报会”,从中评选出读书活动积极分子,工会每年还要评选“五讲四美”好教工和工会积极分子,教师的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在业务上,经常开展教研活动,领导深入教学,亲自指导,使学校的骨干教师由一九八一年的7%发展到25%以上,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骨干。学校总结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十项措施,在市举办的干部培训班上做了介绍,大批优秀教师逐渐成长起来。
校党支部从八四年起连续两年被评为局先进党支部。 (3)改革学校管理,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从一九八一年起学校在教职员工中试行了岗位责任制,一九八四年开始实行全员教育岗位责任制,制定了评定与奖励办法。一九八三年《吉林教育》第九期刊登了我校《要从实际出发》的文章,介绍了学校改革实验经验。一九八四年十一月,李勃生校长作为省的正式代表,去河南安阳参加全国小学校长座谈会,“学校整体性与全员教育岗位责任制”的经验,在年会上做了交流。一九八五年三月,在市《教育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会刊》上刊登了这个经验介绍。同年七月,李勃生同志参加了国家教委和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等单位办的小学教育研究班,学校的全员教育岗位责任制课题,正式列入研究计划。一九八五年,经局检查验收,我校被评为一类校。
一九八一年十月地下室内部修理完成,由六个单位合办起了“地下联营商场”,开创了我市平战结合的先例。在扩大物资交流;方便群众;安排知青就业;为学校积累办学资金起了一定作用。
一九八三年,我校自力更生办了一个师生午餐食堂。方便了教职工和双职工子女午餐,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同年冬天,利用现有设备,因陋就简在锅炉房建了一个约五平方米、有两个喷头的淋浴室。一九八五年夏,学校自筹资金,自己设计,在学校东门南建立了一个托儿所。所内建设有大小班及洗漱室三室,宽敞明亮,室内配有水暖设备,解除了孩子妈妈的后顾之忧。
我校的卫生保健早就引起了重视。从一九八一年就建立了医务室,设一名校医,为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做了大量的卫生保健宣传工作。对学生中常见的沙眼、近视、龋齿、脊柱弯曲等常见疾病进行了矫治和预防工作,使学生常见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每学年进行一次体检,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效控制各种流行病发生。一九八三年,全国十二省市代表在我校召开现场会,校医韩淑坤同志介绍了如何在小学生中矫治脊柱弯曲经验。
学校的环境卫生建设,从一九八零年到一九八四年,年年被评为街道卫生甲级单位。一九八零年到一九八四年为区绿化先进单位。八三年、八四年还被评为市绿化先进单位。八四年,我校少先队被评为绿化、美化城乡竞赛活动先进集体。八四年四月,在学校正门右侧建起了一座“百树园”园内种植了青松、梧桐、丁香、葡萄、海棠、苹果,美化了校园,成立育人的阵地。
一九八二年我校被局评为“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八三年被评为“寒假安全校”。同年,地下商场被市人防委员会命名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优秀单位”。八五年经局检查验收,我校被评为一类校。
3、政策落实,人心思教,全面完成“三年打基础”的任务。
学校自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发展了七名党员。八三年以来,我校领导还在教师中大胆提拔录用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七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学校得到较好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工的积极性,人人都积极向上,上下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三年打基础”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