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本研修的文化性构建
作者:吴成培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第02期
校本研修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在审时度势地全面梳理校情及学情的基础上,以开放与吸纳的形式,让教师找到一种“文化归属感”,在校本研修文化过程中,进发出应有的热情与活力,从而达到培育教师团队“思想争鸣”的合作文化和校际研修“交流开放”的融合文化,完成建设特色的校本文化。 一、校本研修运行的几种模式
一是集中主题模式。研修主题是进行研修活动的前提,如“理解教材、科学设计、有效落实目标”以及“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等。二是专家引领模式。也就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三是网上分散模式。建立并开通教师博客,为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平台。四是师徒结对模式。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采用导师制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达到“自助助人,享受成长”的研修目的。五是系列特色模式。也就是提出实施“系列化教研活动”的设想。这些活动模式,不仅关注课堂教学,更因为其实施的系统性、持久性,而使其内涵覆盖了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所有环节,体现出了研究的层次性、多元性、师本化。 二、校本研修的管理机制创新
笔者认为,校本研修可实施从“纵向、横向、块状、点状”同时展开的立体式管理机制。 纵向,即教研员领衔,开展攻关式校本研修。这既确保了指导的经常性,还能发挥交流沟通的便捷性、研修的本土性、适宜性等优势,甚至在活动成本最低化中获得校本研修的高效益。
横向,即学校结盟,开展校际研修文化交流。一是同一区域的学校之间甚至不同区域的学校之间,在校本研修的操作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二是由于本区域面积小,交通便捷,使得开展校际间的研修交流成为可能。三是本区域的传统学校与新兴学校之间在开展校际交流中能够获得文化互补。
块状,即以教研组为方阵,以经验分享促进研修团队文化的发展。一是推进“小作坊”制,加强教研组“研究”氛围的建设。二是实施“伙伴互助”制,促进思想交流与互补。三是倡导“群体互学”制,促进经验碰撞和分享。四是成立研讨例会,开展扎实有效的专题式教(科)研例会活动。五是善于与其他学科教研组乃至校外同类教研组进行合作与交流,有效利用研究资源。 点状,即教师在课堂行为反思中提升教学智慧。基于课堂梳理直接指向“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并以“改”字为着眼点,注重反思与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校本研修的多元文化构建
一是校本研修的协商文化。举行教职工大会为学校校本研修定主题,让每一位教师充分加入到校本研修的建设中来,成为校本研修的主人,在全校教师酝酿的基础上,征集大会提案,成立提案工作小组,明确提案要求必须一事一案,实事求是,具有可操作性,既要提出问题,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学校行政班子根据教师的提案进行讨论,最后由主管培训的教师代表学校向大会作提案解答报告。这种做法为加快教师队伍发展,为学校的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方向,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
二是校本研修的课题文化。课题带动,促进研修,让教师尽快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校本研修的实施者、研究者和创造者。学校可出台《教师教科研奖励办法》和《课题研究制度》,教科室围绕这些课题重点抓好对各级立项课题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信息、资料管理,不定期对各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使教师尝到了教育科研的甜头,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专业发展,也有力地推进了教研组的建设。
三是校本研修的争先文化。校本研修的形式,给人的感觉总是大面积的、笼统性的,为此,我们要积极改变研修形式,加强校本研修的层次性和活动性,构建争先文化。如可举行30~40岁未评上教坛新秀教师的优质课评比,因为这一年龄段的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这一评比活动紧紧扣住学校的研修主题,可达到实践与理论的双丰收。
四是校本研修的网络文化。实现教师培训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第一,建立网上分散培训模式。让每个教师建立并开通自己的博客,为大家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可随时上传教学设计、课件、试卷、论文、案例,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教师还可对其他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网上评课,尤其是上课评课活动,可上传记录、教案、反思及组内教师的评课稿。这样,时间上更加自由灵活,交流更加方便,并提高了协作能力。第二,建立健全教师文件夹。学校为教师建立教师文件夹,里面每位教师都有一个研究包,属于校内局域网,教师们可以相互观看,教研组的研修档案材料就放在这里,大家在每次活动时只要把材料直接放人就可,供大家学习参考。
五是校本研修的制度文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学校领导深入教研组制度。学校行政班子成员各定点深入一个教研组,并指导好教研组工作,每次的教研组长会议(包括今天的检查)必定要有蹲点领导一起参加,便于组长同学校的联系。第二,建立教研组及教师个人量化考核激励制度。每学期学校要对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研修工作进行考核、评估、表彰、奖励,起到方案约束考核导向的作用。同时,采用个人与教研组共同考核的方法,在个人考核的基础上评出教师个人考核奖,再把教研组全组教师的分数相加算出平均数,评出优秀教研组。第三,出台骨干教师管理办法。从六方面提出要求,具体是师德良好、学习进修、专业知识、教育观念、立足一线等。这些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每年承担一次示范课或专题讲座;认真总结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方面的经验,两学年必须有一篇论文在奉化市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积极承担培养优秀年轻教师的任务,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每学年听课不少于30节;两年一次进行考核,给予奖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六是校本研修的档案文化。研修档案的管理要重点做好教师个人业务发展档案袋和教研组档案,做到主题明确、注重过程、人人参与,并且要强化实践、研讨、反思、总结,每次活动的记录要及时、清楚。教导处要随时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各组长要及时把好研修资料上交的时间关,每位教师未交或迟交一次扣教研组和年级组考核分1分,学校期末进行统计。归档的过程不单是为教师、教研组积累起宝贵的原生态的活动资料,而且通过梳理、累积过程促进反思,剖析得失。学校的校本研修档案不但分类科学,而且资料齐全。其档案除了获奖证书外,主要是电子文档,还做成了电子书,翻阅时一目了然。学校可专门建立一间教研组档案室,一学期下来,各教研组的纸质文档全部放在教研组档案室内,在规范档案管理的同时构建好校本研修的档案文化。
七是校本研修的示范文化。校本研修活动的创新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各种教育教学节的举行,起到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通过名师带徒,为教师队伍做了示范辐射作用。
八是校本研修的生本文化。从本质上讲,名师就是培养出名学生的教师。因此,校本研修在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要利用名师去发展学生;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也就是校本研修的生本文化。校本活动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较大地促进了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成为校本研修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