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和解释)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2012届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和解释) 单元综合测试十(世界区域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0?天津卷)读图1和图2,回答1~2题。 图1 图2 1.据各自然带在图1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解析:由图可知:o→b自然带呈现从热带向寒带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以热量为基础。所以,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o→a自然带的变化主要是水分差异形成的。 答案:D 2.据图2判断,在非洲土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解析:由图可知非洲土地退化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应为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B (2010?广东江门一模)下图为“世界上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你认为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 ) ①甲 ②乙 ③丙 ④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跨国服装公司在海外建立新的加工基地,选择的区位条件是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即发展中国家,图中甲是美国,乙是澳大利亚,均属于发达国家;丙是孟加拉国,丁是巴西,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 答案:B 4.图中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人力资源充足 ②所在国矿产资源丰富 ③海洋运输便利 ④科学技术先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四地所在国家的矿产资源均丰富,都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b所在国家是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力资源不足。 答案:B 5.有关四国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①甲国农业高度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②乙国在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发达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 ③丙国耕地面积广大,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主要作物有水稻、棉花、茶叶、黄麻等 ④丁国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美国农业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出口国,但不是最大的粮食生产国;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但本国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并不发达。 答案:A (2010?湖北八校联考)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6~7题。 6.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D.两湖均为内流湖 解析:依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M湖为东非大裂谷带上的维多利亚湖,周围为热带草原带;N湖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的休伦湖,是冰川作用形成的。苏必利尔湖是五湖中最大的湖泊。两湖均为外流湖。 答案:B 7.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C.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解析:东非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生态破坏严重。五大湖地区石油不丰富,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答案:D (2010?四川成都模拟)读“某运河图”,完成8~10题。 8.该运河长度约为( ) A.小于50千米 B.110千米 C.170千米 D.220千米 解析:从图中看出,运河长度约为1个纬度的经线长,约为110千米。 答案:B 9.该运河( ) A.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D.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解析:该运河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属于巴拿马,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经过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 答案:C 10.通常情况下,甲海域水面比乙海域水面大约高6米,其影响因素不包括( ) A.北赤道暖流 B.东北风 C.南赤道暖流 D.海底地形 解析:大西洋南北赤道暖流以及东北信风的作用,使甲海域海水较多,水面稍高,和海底地形无关。 答案:D (2010?福建二检)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有( ) ①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多草原、荒漠景观 ③湖泊众多,以外流河为主 ④淡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A区域为里海沿岸地区,B为塔里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木盆地,两地河流均以内流河为主。 答案:B 12.与C地降水分布特点无关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盛行风 D.植被 解析:C地为大高加索山地区,东南坡位于湿润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植被与降水分布关系不大。 答案:D (2010?广东揭阳一模)读甲、乙两区域图,结合表中信息完成13~14题。 甲岛 乙岛 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形特点 山地丘陵为主 中部高四周低 山地丘陵为主 土壤类型、 分布规模 砖红性红壤 具有地带性规律 火山灰 具有非地带性规律 主要经济作物 茶叶 甘蔗 13.甲、乙两岛气候成因的相似点有(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西南迎风坡多雨,东北背风坡少雨 D.冬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 解析:依据图示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知,甲为斯里兰卡岛,乙为古巴岛。甲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风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为西南风,使岛屿西南坡降水多于东北坡。乙岛夏季受东北信风影响,东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此岛。 答案:A 14.当甲岛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收获期 B.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生长期 C.利于茶叶的生长,不利于甘蔗的收获 D.不利于茶叶的生长,有利于甘蔗的收获 解析:甲岛冬季盛行东北风,降水少,不利于甲岛茶叶生长,但乙岛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利于当地甘蔗的收获。 答案:D (2010?河北唐山一中模拟)读“某区域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15~17题 。 15.对四处降水的解释符合实际的是( ) A.甲处受山脉影响,降水较多 B.乙处因环流作用,东西差异大 C.丙处西北风控制,降水少 D.丁处有台风活动,降水较多 解析:甲为乌拉尔山区,两侧山地多地形雨,降水较多;乙地主要高压控制,降水少;丁地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丙地处北冰洋沿岸,受冷高压控制降水较少。 答案:A 16.图示区域降水最主要的水汽来源为( )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解析:由于西风影响,俄罗斯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答案:A 17.图中60°N线通过的气候区面积最大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沙漠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D.寒带苔原气候 解析:俄罗斯北部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