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2 课程设计说明………………………………………………4 原动机的选择………………………………………………6
第一部分机构设计
一、锁梁自动成型机床切削机构的功能与设计要求……7 二、工作原理图及其解释…………………………………8 三、功能分解………………………………………………8 四、执行机构的比较与选择………………………………9 五、选定各个功能的执行机构及方案对比选定及最终方案确定 ………………………………………………………………16 六、绘制机构系统运动转换功能图………………………17 七、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图………………………………19 八、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19 第二部分机构尺寸计算与设定 一、送料机构的尺寸计算…………………………………21 二、夹紧机构尺寸计算……………………………………22 三、进给机构尺寸计算……………………………………23 四、传动机构的选择………………………………………24 五、总体安装尺寸…………………………………………26
第三部分计算机调试机构
一、凸轮形状,运动调试…………………………………27 二、六杆机构设计程序调试………………………………33 参考文献…………………………………………………41
设计总结…………………………………………………42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号01 锁梁自动成型机床切削机构设计 一、机构说明和加工示意图 锁梁自动成型机床加工锁梁(即挂锁上用于插入门扣的钩状零件)的工序为:将盘圆钢条校直、切槽、车圆头、切断和搬弯成型。本机构为该机床的搬弯成型工艺部分,由送料机构、夹紧机构和切削进给机构组合而成。切削加工原理如下图:送料夹持器1将工件7送到切削加工工位。弹簧夹头的锥套6移动,使夹紧爪5将工件7夹紧,送料夹持器1即返回。圆锥凸轮2移动,使与切槽刀杆和切断刀杆相联的摆杆3摆动,开始进刀,由于刀盘4的旋转运动,是工件被出圆槽、圆头和最后切断。圆锥凸轮2返回,摆动刀杆退刀,弹簧夹头松开工件,待送料夹持器1第二次送进时,将已切削成型的工件推出工位。 一、 机构设计的有关数据 1.生产率25件/分 2.机电输入转速:n1=1000转/分 3.工件尺寸: L=160㎜D1=6㎜D2=4㎜ 二、 课程设计项目内容: 1. 目标分析:根据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任务,进行功能分析,作出工艺动作的分解,明确各个工艺动作的工作原理。 2. 创新构思:对完成各工艺动作和工作性能的执行机构的运动方案进行全面构思。对各可行方案进
行运动规律设计、机构型式设计和协调设计。
3. 方案拟定:拟定总体方案,进行执行系统、传动系统、原动机的选择和基本参数设计。 4. 方案评价:对各行方案进行运动分析、力分析及有关计算、以进行功能、性能评价和技术、经济
评价。
5. 方案决策:在方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方案决策,在可行方案。确认其总体设计方案,绘制系统运
动简图、编写总体方案设计计算机说明书。
三、 课程设计要求:
1. 按工艺动作设计多个组合机构的总体方案,根据评标的运动特性、传力特性、工作可靠性、结构
紧凑性和制造经济性等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一、二个较好的方案,拟定出运动方案示意图。
2. 分解工艺动作,根据生产率绘制送料机构、定位机构和进刀机构的运动循环图。(4号图)
根据生产率和电机转速,设计传动系统。
用图解法对送料机构、定位机构和进刀机构进行运动设计,绘制组合机构的运动简图。(4号图)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对送料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1) 编制计算流程框图。
(2) 根据计算流程框图编制主程序,上机计算及打印结构 6.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凸轮机构进行设计,绘出凸轮轮廓和从动件位移曲线 7.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设计题目、工艺要求、设计内容、方案选择与比较、各机构类
型和运动参数的选择、机构运动设计步骤、设计结构、设计结构、传动系统设计、机构运动分析计算流程框图、主程序及计算结构、凸轮机构设计、参考资料目录和设计小结等。(20页以上)
五、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分配:
1.凡学号末位第二位数(即十位数)为l、3的同学作锁梁自动成型机切削机构(即A1~A10)。 2..学号末位数(即个位数)为题号代号。 例:学号03*****13的同学作锁梁自动成型机切削机构。题号代号为A3的数据。 附表:锁梁自动成型机床切削机构设计题目数据 题目代号 生产率 电机转速 工件长度 工件D1 工件D2 齿轮模数 A1 10 700 250 10 7 6 A2 12 750 240 10 7 6 6 5 A3 15 800 225 9 A4 18 850 200 9 6 5 A5 20 900 190 8 5 4 A6 24 950 180 8 5 4 A7 25 1000 160 6 4 3 A8 28 1100 150 6 4 3 A9 30 1200 120 5 3.5 2.5 A10 32 1250 100 5 3.5 2.5 3. 4. 5.
课程设计说明 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机械类学生在大学期间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计算机工具第一次比较全面的、具有实际内容和意义的课程设计,也是机械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并在机构分析与综合方面受到一次比较全面的训练。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机械产品种类日益增加。例如: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仪器仪表、重型机械、轻工机械、纺织机械、石油化工机械、交通运输机械、海洋作业机械、钢铁成套设备以及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儿童玩具等。各种机械设备一般均需实现生产和操作过程的自动化,或者实现某一工艺动作过程。因此,机械设备设计首先需要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这些新机械设备的创新设计要求设计者除了掌握各种典型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和应用场合等知识外,还要考虑如何选择巧妙的工艺动作过程来达到预定的机械功能求,如何选用或创新机构型式并组合成机械运动方案完成上述选定的工艺过程。 机械运动方案及机械运动简图设计是机械产品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机械产品质量水平高低、性能优劣和经济效益好坏的关键性的一步。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要求针对某种简单机器(工艺动作过程比较简单)进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其中包括机器功能分析、工艺动作确定、执行机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评价和机构尺度综合等。通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开发和创新机械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1、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
不论哪一类设计,为了提高机械设计的质量,必须有一个科学设计的程序,机械设计的一般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产品规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和改进设计阶段。通常广泛实施和应用的程序可归纳成附表1所示的框图程序。
1)产品规划阶段其中心任务是进行需求分析、市场预测、可行性分析、确定设计参数及制约条件,最后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