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新城代谢:机体或生命物质与环境之间不断第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城代谢。
2.刺激:能引起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的外环境的变化称为刺激。 反应:机体或组织受到刺激后所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称为反应。
反应的形式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兴奋:指组织接受刺激后活动的产生或加强。 抑制:指组织接受到刺激后,活动的停止或减弱。
3.兴奋性:指可兴奋的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和特性。 阈值: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所需最小刺激强度,又称刺激阈或阈强度。
两者关系:阈值越高,兴奋性越低,反之亦然。 4.阈刺激:刺激的强度等于阈值的。
阈上刺激:高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低于阈值的刺激。 5.体液:人体内含大量水分的,体内的水分和其中的溶质。 细胞内液:分布在细胞内的体液。 细胞外液:分布在细胞外的体液。(又分血浆、组织间液、淋巴液、脑脊液、房水等。) 6.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 稳态:保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和各种物质浓度的相对稳定状态。 稳态的生理意义:稳态能保证机体细胞新城代谢的正常进行,是机体赖以生存的条件。
7.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它是机体调节的最主要方式。它的特点是
反应迅速、作用精确,作用时间短。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反射。 体液调节:指体液因子(激素、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过程。它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广泛,持久。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用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8.自身调节:指组织或器官不依赖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9.正反馈:受调节部分的活动反过来使调节部分的原发作用得到促进或加强的过程。其生理意义是促进人体尽快完成某项生理活动。如排尿、分娩、血液凝固等。 负反馈:受调节部分的活动发过来使调节部分的原发作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其生理意义是使某种生理活动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以维持稳态。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
能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特点(即与被动转运的区别点):物质的转运是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转运物质的过程细胞要消耗能量。 2.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其产生机制是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膜对各种离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3.动作电位:当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1次快速可逆而且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其意义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4.极化: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超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准,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方向变化。表示细胞处于抑制。 除(去)极化: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方向变化(即膜内电位升高),表示细胞处于兴奋过程。 反极化:膜内电位由负转正、膜外电位由正转负的状态。 复极化:细胞发生去极化后向原先的极化方向恢复。
第三章 血液
1.血液的基本组成和功能:血液由血浆(无形成分)和血细胞(有形成分)组成。血液又称全血。其基本功能有运输、调节、防御和免疫。 2.血量:指人体内血液的总量。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 3.血液的有形成分:白细胞(男:400-550万/立方毫米,平均500万/立方毫米;女:350-500万/立方毫米,平均420万/立方毫米)、红细胞、血小板。 全血:即血液。 血浆:血液的无形成分,占血容积的50%~60%。 血清:血液凝固后,血块又发生收缩析出淡黄色的液体。 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4.血浆蛋白:分白蛋白(40~50g/L,主要形成胶渗透)、球蛋白(20~30g/L,免疫功能)、纤维蛋白原(2~4g/L,凝血功能)。 5.晶体渗透压:血液中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又统称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主要成分NaCl(氯化钠)。其生理意义在于调节细胞内外水分平衡和维持红细胞形态的作用。 6.胶体渗透压:血液中的胶体溶质颗粒(主要为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在于调节血管内外水分平衡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的作用。 7.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0.9%NaCl溶液和5%的葡萄糖溶液等。 8.红细胞(RBC)功能:运输氧气,二氧化碳;缓冲酸碱度变化。 血红蛋白(Hb):运输氧气,二氧化碳;缓冲酸碱度变化。(RBC的功能是由其主要成分Hb实现1
的) 血沉(ESR):红细胞悬浮稳定血型 性,指红细胞下沉速度称红细胞沉A型 降率。其正常值,男:0~15mm/h,B型 女:0~20mm/h。(ESR在月经期,AB型 妊娠期可加快)其意义为某些疾病O型 血沉常加快,如活动期结核、风湿型。 心房,心室和大动脉之间的压力差,其压力差又决定心瓣膜的开RBC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闭,瓣膜的开闭又决定血流的方A 抗B 向,又决定了心室溶剂的变化。 B 抗A 4.搏出量:A和B 无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 出的。B 成人安静时约为无 抗血A量和抗60~80ml,平均约70ml。 ABO输血关系: A→A,AB
热,可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 溶血: 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 红细胞生成等:正常红细胞是在红骨髓中发育成熟的。其生成原料为+2价的亚铁(Fe)和蛋白质。维生素B12和叶酸为其必要成熟因子,缺乏两者会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正常红细胞的寿命平均为120天。 9.白细胞(WBC)功能: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变形、游走、主动吞噬异物(如细菌、病毒和疟原虫等)的能力,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后又可转变为巨噬细胞,主要参与免疫、防御功能;嗜酸粒细胞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病有关。 10.血小板功能: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凝血功能、参与生理止血。 生理止血:指小血管损伤,血液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自行停止的现象。
生理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在损伤处释放5-羟色胺、TXA2等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以达到止血。
11.血液凝固的基本三步骤: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促凝因素:使血液接触粗糙面,如纱布按压伤口→适当升高血温→增加凝血因子
抗凝因素:主要应用的抗凝剂①肝素②柠檬酸钠与+2价钙(Ca)形成的络合物去除血浆中的+2价钙(Ca)③草酸盐。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少了纤维蛋白原,其次又少了某些凝血因子,多了血小板释放物。 12.ABO血型分型原则:根据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种类不同与有无分
B→B,AB AB→AB O
→A、B、AB
血型鉴定:判定红细胞表面所含凝集原的种类或有无划分血型。 输血原则:输入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交叉配血:指供血者的红细胞与
受血者的血清(主侧);受血者的
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次侧)分
别加在一起,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第四章 血液循环 1.自律性: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
条件下,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
的特性。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约为100次/s,浦肯野纤维最低约为25次/s。
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窦性节律: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
律。
异位节律:在异常情况下由潜在
起搏点引起的心脏活动。
2.心室肌细胞兴奋性:其特点为有
效不应期特别长,在时间上相当于
心室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其意义
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保证心肌
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这
对心脏的泵血功能具有重要的意
义。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
舒张一次。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心缩期和心舒期均缩短,但心舒期缩短更为显著。 心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称为心跳频率。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为60~100次/min,平均75次/min。 心脏泵血过程中,在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升高速度最快,在等容舒张
期室内压降低速度最快。 3.心缩期等变化:心室的收缩决定
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的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亦称心排出量。其值为4.5~6.0L,平均约为5L。其影响因素为心肌的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 5.第一心音:出现在心缩期,是心室开始收缩的标志。其特点是音调低,持续时间长。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引起的振动。 第二心音:出现在心舒期,是心室开始舒张的标志。其特点是音调高,持续时间短。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引起的振动。 6.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动脉血压:其形成前提是足够血量充盈心血管系统,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两个根本因素。大动脉管壁的扩张与回缩缓冲了收缩压维持了舒张压。心脏射血是间断的,外周的血流是持续的。其正常值,收缩压为13.3~16.0kPa,舒张压为8.0~10.7kPa,脉搏压为4.0~5.3kPa,平均动脉压为13.3kPa。其影响因素为①搏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多少②外周阻力,主要受小动脉口径影响,外周阻力对舒张压影响大,而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③心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小④大动脉弹性(如硬化时)↓→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大⑤循环血液与血管容积,若血量减少或血管容积增大,均可使血压降低。 7.中心静脉压:指腔静脉和右心房内的压力,其正常值为0.39~1.18kPa。中心静脉压的大小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流2
量及速度。期临床意义为可作为控制补液、输血的指标,也可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8.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功能为物质交换,完成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控制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量并调节回心血量。其通路分①迂回通路(又称营养通路)—20%交替开放—完成物质交换(如真毛细血管)②直捷通路—安静时开放—使部分血液快速返回心脏③动—静脉短路(又称非营养通路)—安静时常关闭—参与体温调节。
9.组织液:其生成和回流基础是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其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水肿:组织液生成过多引起水肿。 10.心脏和血管神经:心血管中枢的基本中枢在延髓。 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稍释放乙酰胆碱(递质),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使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以致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心交感神经:其节后纤维末稍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房室传导速度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交感缩血管中枢: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递质),它主要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受体结合,产生缩血管效应。 颈动脉窦:它和主动脉弓压感受性反射,该反射又称降压反射,是保持动脉血压稳定的最重要的反射。 11.肾上腺素:常用作强心急救药。 去甲肾上腺素:常用作急救时升压药。 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II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 第五章 呼吸
1.呼吸:指呼吸肌节律性舒缩引起的轮廓扩大与缩小的运动。成人安静时呼吸频率 12~18次/min。
2.肺内压变化:吸气初期,肺内压<大气压,末期,肺内压=大气压 呼气初期,肺内压>大气压,末期,肺内压=大气压。 3.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胸内压平静呼吸时无论吸气还是呼气始终比大气压低。故胸内压力即为负压:(原因)①胸膜腔是一个密闭的潜在腔隙②肺组织始终处于扩张状态,产生了回缩力。即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其生理意义为①维持肺组织处于扩张状态②促进血液(静脉血)和淋巴回流。 4.肺通气:其原始动力是呼吸肌节律舒缩所引起的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所造成的肺内压与大气之间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5.肺通气的弹性阻力:指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所产生的对抗变形的力,即回缩力。肺的回缩力又肺泡表面的张力和弹性回缩力构成。表面张力占回缩力的2/3。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指由肺泡II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能降低肺泡液层表面张力的脂蛋白,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其生理意义为①降低肺泡液层表面张力(有利于肺部扩张)②防止发生肺水肿③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病理意义:可因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而发生肺不张或肺水肿。 6.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作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是肺静态通气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时间肺活量:指在一次最深吸气后,用力尽快呼气,计算单位时间内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又称力呼气量。是衡量肺通气功能的动态指标。 每分肺通气量:指每分钟进肺泡或出肺泡的气体总量。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每分肺泡通气量:每分钟进肺泡或出肺泡的有效通气量,简称肺泡通气量。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7.分压差:气体交换的动力是膜两侧该气体的分压差。 肺换气的影响因素:气体的分压差(分压差越大,气体扩散速度越大,反之则慢)、呼吸膜、通气/血流比量。 肺换气结果:静脉血→动脉血 组织换气结果:动脉血→静脉血 氧气的运输方式:物理溶解、化学结合
8.呼吸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基本的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脑桥存在着能完善正常呼吸节律的呼吸调整中枢(呼吸稳定)。 9.化学反射条件: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是维持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性的必须的生理刺激物。
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影响途径: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两条途径实现的,但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途径为主。 低氧呼吸的影响: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兴奋呼吸中枢。轻度低氧,以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为主,表现为呼吸加强。严重低氧,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已不足以抵消低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表现为呼吸中枢抑制,使呼吸减弱。低氧是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刺激物。 血液中的H+对呼吸的影响:血液中的H+不能通过血一脑屏障,血液中H+浓度升高时,只能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而使呼吸加深加快。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1.消化:①机械消化,指消化道肌肉收缩运动,将食物磨碎,使食物与消化充分混合,并向前推进的过程②化学消化: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使之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过程。 2.胃肠道的运动形式与生理意义:①胃紧张性收缩,保持胃肠形态和位置,保持胃肠内一定的压力,也是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②蠕动,将胃肠内容物向远端推进,并研磨混合食物③容受性舒张,使胃容纳和贮存食物,而胃内压不升高④分节3
运动,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化学消化,还能增加食糜与肠粘膜的接触机会,利于吸收。
胃排空:胃内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胃运动是胃内压增高是胃排空的动力。
排空顺序的快慢:糖→蛋白质→脂肪 混合食物完全排空的时间约为4~6小时。 3.唾液成分及作用:99%为水,还有唾液淀粉酶、粘蛋白、溶菌酶及少量的Na+、K+、Cl-等。作用①舒润和溶解食物②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③清洁和保护口腔。
胃液:主要是由胃蛋白酶和盐酸所组成。
盐酸:由胃底腺的壁细胞分泌。作用为①激活蛋白酶②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消化蛋白质转氨基酸)③有杀菌作用④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分泌⑤进入小肠后,促进铁和钙的吸收。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由泌酸腺的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最适pH为2.0。 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粘液:胃粘液由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粘液细胞分泌。粘液能与胃粘液膜分泌的HCO3-结合在一起,结构粘液碳酸氢盐屏障。PH此时上升。 胰液: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和小导导管壁上皮细胞所分泌的碱性液。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被肠致活酶(肠激活酶)和胰蛋白酶本身所激活。胰液含消化酶全面,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强的一种。 胰液的作用:①碳酸氢盐②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③胰脂肪酶④胰淀粉酶
4.胆汁的组成:胆汁由肝细胞分泌,由胆囊贮存和排放。主要含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及多种无机盐。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其中与消化和吸收有关的成分主要
是胆盐。 胆盐的作用:①促进脂肪消化②促进脂肪吸收③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④胆盐可直接促进肝分泌胆汁。 5.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6.糖类的吸收:糖类被分解为单糖(主要为葡萄糖,约占80%) 蛋白质的吸收:主要吸收形式是氨基酸。 脂肪的吸收:主要形式是甘油、甘油一脂、脂肪酸,由小肠主动吸收。脂肪的吸收以进入淋巴为主。 7.神经调节: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胃肠运动增加,胆囊收缩,括约肌舒张,消化腺分泌增多,促进消化。 交感神经兴奋,使肠胃运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胆囊舒张,括约肌收缩。 8.胃激素:包括胃泌素、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促胰液素、抑胃肽(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
温
1.能量代谢:指体内伴随物质代谢过程而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 其影响因素:①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②精神活动③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④环境温度(在20~30℃的环境中最为稳定) 2.体温:机体深部平均温度。正常为36.9~37.9℃,平均37℃,口腔温度比直肠温度低0.3℃,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4℃,正常人腋下体温36.0~37.4℃。
3.体温的生理变化:①昼夜的变化(日周期)②性别 女>男③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规律性变化④年龄 幼儿>成人、老人体温↓⑤肌肉活动时体温可暂时升高,可升高1~2℃,应用麻醉药体温↓。 4.人体在代谢的过程中不断产热和散热。 机体产热:安静时,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是肝脏),占总热量的56%;劳动或运动主要产热是全身的骨骼肌,其占总热量90%。
机体散热方式:①辐射②传导③对流④蒸发 辐射、传导、对流散热方式,必须皮肤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温度,才可以散发体热。因此,这三种散热方式被称为物理性散热,当外界气温高于或等于体表温度,辐射、传导、对流散热就会停止。此时蒸发散热便成为体表散热的唯一方式。 5.汗腺分泌的调节:汗腺受交感胆碱能纤维支配。 6.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为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 7.体温调节机制:目前认为PO/AH的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起调定点作用。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
1.排泄途径:①肾脏(最重要的排泄器官)②肺③消化道④皮肤 2.尿生成:①肾小球的滤过—生成原尿的过程②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 3.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滤过的结构基础是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的动力是有效率过压。 滤过膜:滤过膜通透性A.与滤过膜上的孔径有关(分子量低于7万的物质可过滤)—机械屏障;B.与滤过膜上带有负电荷有关(带负电荷蛋白不过滤)—电屏障 4.有效过滤压: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5.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产的尿原量。约125ml/min。 影响因素:①滤过膜②有效滤过压的改变(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当动脉血压低于5.3kPa,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导致无尿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囊内压)③肾小球血浆流量。 6.重吸收:当血糖超过一定水平4
时,尿中即出现糖,称糖尿。正常肾糖阈为8.88~9.99mmol/L。若血糖超过肾糖阈,葡萄糖不能全部重吸收,出现糖尿。 7.小管液溶质的浓度:糖尿病患者或静注高渗糖者,由于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小管液中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葡萄糖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水重吸收减少,于是尿量增加;根据这一原理,临床上给病人静脉注射甘露醇,由于此物质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高,使尿量增加,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8.抗利尿激素:又称加压素(ADH),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前者为主)的神经胞体所合成。抗力尿激素的作用是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血浆晶体渗透压:当体内水分丢失过多时(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等情况),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增加,则ADH合成释放增多,使水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有利血浆晶体渗透压恢复。反之,大量饮清水后,血浆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小,使ADH释放减少,使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使血浆晶体渗透压回升。这种大量饮入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9.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一种盐皮质激素。它的主要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排除K+,Na+的重吸收又伴水的重吸收。所以醛固酮有保Na+排K+,保持和稳定细胞外液的作用(血容量)。 第九章 神经系统生理
1.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触组成,突触分树突和轴突。 2.突触:根据相互接触的部位分轴突—胞体突触、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轴突突触、树突—树突突触等。
3.根据功能分类: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4.突触传递是单向的。
5.兴奋性突触传递:突触后膜局部去极化 抑制性突触传递:突触后膜超极化 6.感觉投射系统:特点①传入神经元少,一般经过三级神经元②有专一的传入途径③感觉与皮层间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④主要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第四层。 7.各种特异投射系统的途中经过脑干时,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经过多次换元,到达丘脑。
8.非特异投射系统特点:①经多突触传入②无专一传导途径③无点对点投射关系④弥漫投射到大脑皮层⑤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受药物影响。
其生理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大脑皮层保持觉醒状态。
9.内脏痛的特征:①疼痛缓慢、持续、定位不清②对牵拉、痉挛、缺血、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于切割、灼烧不敏感。 10.牵涉痛:因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些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1.牵张发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通过支配的神经,反射性引起该肌收缩。
类型:有肌紧张、腱反射。 12.肌紧张:由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所引起的牵张反射。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躯体姿态。 腱发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生理意义用来了解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状态。 牵张发射特点: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同一块肌肉中。 13.自主神经纤维的分类:①碱能纤维,凡是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纤维。包括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骨骼肌血管)等②肾上腺能纤维。 14.自主神经受体:分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 15.胆碱受体:①分毒蕈碱性受体(M受体)②烟碱性受体(N受体)③肾上腺素受体④α受体⑤β受体(β1分布在心肌组织上,β2分布在支气管、胃肠、子宫及许多血管平滑肌细胞上) 16.两种信号: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活动的具体表现,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信号刺激。信号分为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第十章 感觉器官
1.正常眼看6cm以外的物体不经眼调节即成像于视网膜上,产生清晰视觉。 2.晶状体的调节:眼视近物时,主要是通过晶状体凸度增大,增加折光力来调节的。 3.瞳孔的调节:①瞳孔近反射②瞳孔对光反射③双眼球会聚 4.视黄醛:有消耗需维生素A补充。若缺乏维生素A将导致视紫红质合成减少或缺乏,而产生夜盲症。
5.视觉生理现象:①视敏度,又称视力②视野,单眼固定不动正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③明适应,从暗处突然看到明亮处,最初感到耀眼光亮,看不清物体,经过一段时间才恢复视觉。 6.声音感受器是螺旋器,又称柯蒂氏器,位于基底膜上(内耳)。 7.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骨导:声波→颅骨→内耳 (2)气导(主要途径):声波→鼓膜→听骨链→卵园窗(前庭窗)→内耳 第十一章 内分泌
1.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化学物质。 2.激素间的作用:①相互协调②相互拮抗③允许作用,指某些激素本身对某些器官或细胞不能直接发生作用,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能产生效应的必备条件。 3.腺垂体:腺垂体激素共7种,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