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2018-2019学年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教学设计

《因数》尝试研究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因数的意义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理解质数与合数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过程,了解因数的特性。通过练习活动,学生理解因数的意义,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主持人: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倍数?

12 是 3 的倍数吗?是 4 的倍数吗?那么 3 和 4 是 12 的什么数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做铺垫,引出新课的探究。】 师:谁能把12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乘数也叫做因数,像1、2、3、4、6、12这些数都是12的因数。 谁能快速的找出18的因数?

要想找的又快又全,可以怎样找?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逐渐渡到新知的尝试研究,充分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的解决尝试新知铺路搭桥。】

二、课上尝试小研究 数字 1 2 3 4 5 因数 因数个数 数字 6 7 8 9 10 因数 因数个数 1、请填写上表中1~10各数的所有因数,观察写出的因数,我发现了 。 2(1)请填写上表中1~10各数的因数的个数。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将1~10各数填在下面的圈里。

只有一个因数

只有两个因数

有两个以上因数

(2)我发现只有2个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的特点是 。 我们把只有 的数叫做 (也叫 )。 (3)我发现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的特点是 。 我们把除了 还有 的数叫做 。 (4)我发现1~10中特殊的数字是 ,它的特点是 ,那么可以说它 既不是 也不是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尝试、交流,感受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因数个数的特点把数字分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小组合作探究

交流前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和小组内交流,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梳理和概括,活跃学生的思维,在组内进行初步的总结。】

四、班级展示提升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的同学倾听、补充、质疑。 2.引向深入,总结点拨。

汇报、交流后,教师进行及时点拨。 3. 互相纠错。

组内同学检查一下尝试小研究中的题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加以改正。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尝试进行总结交流,加深对获取知识点认识,通过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点比较、拓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教师适时的点拨、总结,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让学生对关键知识进一步深化。对学案中的错误及时改正,这也保持了学生做尝试小研究的积极性,可能他的问题没能在全班展示,在在小组内得到了交流和重视。】

五、挑战自我 1、判断。

①因为56÷7=8,所以56是倍数,8是因数。( ) ②一个数的因数总是比这个数小。 ( ) ③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 ④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2、下面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67 72 89 9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