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有答案

一、简答

1.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是什么? (101-102页) 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是什么? (99-101页 ) 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97-99页)

4. 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有哪些? (171-173页 ) 5.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187-189页) 6. 简述我国低碳汽车产业化的创新思路? (177-179页 ) 7. 简述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227-229页)

8.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197-198 )

9.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包括哪些? (265页) 10. 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有哪些? (279页) 1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有哪些? (330-331页 ) 12. 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哪些 (21页 )

13 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哪些内容? (270-274页 ) 14. 低碳经济的特征有哪些? (128页 )

15.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哪三个难以克服的问题? (156-157页 ) 16. 中国低碳经济存在哪些问题? (83-85页) 17.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169-170页 )

二、多选

1.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A B C)156-157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2.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 (A B C)235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高效化

3. 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C D)36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产业转型 D新能源

4. 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等替代煤、石油,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A B C ) 87

A风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 D核能

5. 低碳经济的特征有()。 (A B C D ) 129

A低能耗,资源节约 B低污染,环境保护 C低排放性 D清洁生产 6. 低碳农业要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的新路子。 (A B C ) 103 A有机 B生态 C高效 D复合

7. 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A B C)30页

A生产的低碳化 B分配的低碳化 C消费的低碳化 D投资的低碳化

8.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 (A B C )33页

A能源高效利用 B清洁能源开发 C追求绿色GDP D发展观的改变

9.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 (A B C D) 187-189

A产业技术落后 B低水平竞争 C“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 D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

..

B

(A 10.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 (A B D )33页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设备更新 D发展观的改变

11. 低碳经济是以( )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A B C)

A低能耗 B低污染 C低排放 D低效率

12.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 (A B C D) 44

A阳光经济 B风能经济 C氢能经济 D生态经济

13. 我国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施财政补贴政策的情形包括()。 (A B C)251-252

A物价补贴 B重大循环经济项目补贴 C税前还贷 D加速折旧

14.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包括()。 (A B C D)265页

A精细生产技术 B替代技术 C减量技术 D再利用技术

15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中,主要包括的技术有()。 (A B C D)265页

A精细生产技术 B替代技术 C减量技术 D再利用技术

16.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确定为()。 (A B C D)248页

A理论支持 B政策支持 C制度支持 D技术支持

17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 (A B D)116页

A发展水平低 B长期以煤炭为主 C法律保障 D技术水平低

18.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科技政策支持包括()。 (A B C D ) 258

A加大科研投入资金 B制定技术导向目录 C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D完善科技法规

19. 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A B C D ) 243

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 D以上都对

20.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的基本形成条件包括()。 (A B C D ) 245-246

A先进的发展观念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 D完善的市场机制

2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A B C D )、 268 A加强学校教育 B开展在职培训 C网络媒体宣传 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 2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A B C D )、 232-233 A明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 B建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C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D以上都对 2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 (A B C) 115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技术先进

24.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有()。 (A B C D ) 171-173 A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生产 B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科技

C倡导低碳社会氛围和生活方式 D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25.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指的是各类资源在()等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循环流动模式。 (A B C)219页

A生态系统 B经济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类系统

26. 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动态运行模式中,低碳模式在运行模式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 (A C D)162页

A低碳高效经济系统 B超长时间跨度系统 C低碳和谐社会系统 D低碳均衡生态系统

27 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系统整体特性包括()。 (A B C D )159 ..

A系统目标复杂多元 B系统要素互为基础 C系统层次有序众多 D系统运行动态演化 28. 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 )。 (A B C D)227-228

A有利于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B有利于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有利于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D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

29.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 )。 (A B C)221页

A政府 B企业 C公众 D外资

30 循环经济指标分析中的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包括()。 (A B) 154

A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 B金属再生利用率 C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 D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31基于应用太阳能技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创建“低碳城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哪几方面()。 (A B C )

A太阳能发电 B光热利用 C太阳能动力 D风能发电

32. 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 (B C D )223页

A被动力 B源动力 C主动力 D协动力

33 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 (A B D )110页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 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 C低碳设备技术 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

34. 富营养化是由于( )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C D )16

A氢 B氧 C氮 D磷

35.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 )。 (A B C D)228页

A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B拓宽就业渠道 C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D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

36. 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 (A C )103页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B注重开发新能源 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37. 以下属于温室气体的有( )。 (A B C )3?????

A甲烷 B臭氧 C二氧化碳 D氧气

38 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 (A B C D ) 230

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

39. 以下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的有()。 (A B C )235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40. 以下属于循环经济特征的有()。 (A B C D ) 218

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 C物质循环性 D主体多元性 41. 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 )。 (A B C D ) 15 A长江 B滇池 C巢湖 D太湖

42. 以下有关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情况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 277 A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B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

C第二产业增速加快 D优化调整的空间很大 43. 以下属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的是()。 (A B C)220页

A起步阶段 B发展完善阶段 C成熟阶段 D爆发阶段

44. 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实发展情况,在低碳汽车产业化上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思维()。 (A B C D)17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