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提纲

教师一对一个性化教案

学生姓名 日期 2017-8-10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年级 时间段 七年级下 科目 课时 科学 2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 朱海燕 新课/复习课/作业讲解课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1-4节) 声音、听觉、视觉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 学习人的感官系统,理解声音的传播与产生 教学重点、难点及了解耳朵的粗略结构,学习光的传播 考点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 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 味道 敏感区域 酸 舌侧(中) 甜 舌尖 苦 舌根 咸 舌侧(前) 1、皮肤内分布着多种__________,能感受外部环境中的许多信息。 2、_________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所以盲人一般用这个部位来“阅读”盲文。而_________部位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所以我们一般用这个部位来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 3、香味通过鼻腔,刺激________末梢,由_________神经将香味传到_________,从而形成嗅觉。 4、“时间长了,腥臭味就闻不出来了。”这是由于大脑的____________疲劳的缘故。 5、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____________,其内有许多____________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特别是对______态物质的刺激尤其敏感。 6.皮肤的功能有( ) A、触觉 B、痛觉 C、冷觉和热觉 D、以上都是 7.以下有关嗅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B、同一动物对各种物质的敏感程度都很强 C、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灵敏 D、“时间长了,腥嗅味闻不出来”是因为这时已不能形成嗅觉 8、 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 A、味觉细胞 B、舌头 C、味蕾 D、大脑 9、 对酸味最敏感的部位是( ) 教学过程 A、舌尖 B、舌根 C、舌两侧中部 D、舌两侧前部 10、若让你只用手去判断物体的形状,你会用哪个部位( ) A、手心 B、指尖 C、手背 D、任意一个 11、人在感冒的时候,____________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________(填“正常”或“不正常”),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测试舌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的敏感性的实验时,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__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____________。 14、用什么方法可将气味暂时收集和保存起来?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4、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琴弦就不发声,其原因是 ( ) A、将声音吸收了 B、手不能传播声音 C、手使琴弦停止了振动 D、以上原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