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复习

2018级高一语文教学案 编制:王晓燕 审核:李肖琳 2019/3/16

《答司马谏议书》复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理解性默写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说,和司马光议事每不合,主要是政见和方法不同的原因,因此简略地写了回信,不再辩解,但是又因为“ , , 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司马光原谅他。

5.王安石认为有学识的读书人所争论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司马光指责自己的主要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为自己辩护,他说受命于人主,为朝廷定法度,不能算侵夺官吏们的职权,然后他又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了“生事”之说。

8.王安石在文中揭示众官对他汹汹然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安石举例说明先王做事也会招致百姓反对,不只是朝廷士大夫反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 ”这一句

1

2018级高一语文教学案 编制:王晓燕 审核:李肖琳 2019/3/16

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变法的话。

12.表明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随和世俗的不满的句子是: , 。

13.从文中“ ”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14.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的两句是 , 15.“ , ”,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16.王安石在文章最后正面表明态度:“ , , 。”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对方要害,使其原形毕露,无言以对。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3、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4、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5、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6、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