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51编程(张毅刚第二版)-习题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第2版)-习题答案汇总23单片机答案 第1章单片机概述 思考题及习题1 一、填空

1.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控制器.)或()。答:微控制器,嵌入式参考答案

2.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三部分,通过内部()连接在一起,集成于一块芯片上。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

3. AT89S51单片机工作频率上限为()MHz。答:24MHz。 )和提

4.专用单片机已使系统结构最简化、软硬件资源利用最优化,从而大大降低(高()。答:成本,可靠性。

二、单选

1.单片机内部数据之所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主要是A.为了编程方便B.受器件的物理性能限制C.为了通用性D.为了提高运算数度

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

C.数值计算应用D.数据处理应用答:B答:B

2.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一、填空

5.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6.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1 / 12

7.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和()。

答:28H,88H

8.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9.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11.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PSW(=)。 )H~()H。答:00H,1FH

12.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13.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KB。答:64

14.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XTAL1接(),引脚XTAL2),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15.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6.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答:07H,0000H

二、单选

4.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2 / 12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答:C

17. AT89S51单片机不论是进入空闲模式还是掉电运行模式后,片内容均保持原来的状态。对RAM和SFR中的内

18.AT89S51单片机进入掉电运行模式,CPU和片内的外围电路(如中断系统、串行口和定时器)均停止工作。对

19. AT89S51单片机的掉电运行模式可采用响应中断方式来退出。对 四、简答

6. AT89S51单片机片内都集成了哪些功能部件?答:集成了如下部件:1个CPU;128个数据存储器(RAM)单元;8K Flash程序存储器;4个8位可编程并行I/O口(P0口、P1口、P2口、P3口);1个全双工串行口;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1个看门狗定时器;一个中断系统,6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32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7. AT89S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顒夋晪鐟滃繘骞戦姀銈呯婵°倐鍋撶痪鎯ь煼閺岋綁骞囬锝嗏挅濠电偛妯婃禍婊堝礃閳ь剙顪冮妶鍡楀Ё缂傚秴妫楀玻鍧楁偄閸忓皷鎷虹紒缁㈠幖閹冲繗銇愯缁辨帡鎮╅崘鑼患缂備緡鍠栭悧鎾崇暦閹烘鍊烽悗鐢登圭敮鎯р攽閻樺灚鏆╁┑顔碱嚟閹广垹螣娓氼垳鈧埖銇勯弴妤€浜鹃梺鍝勭焿缁查箖骞嗛弮鍫晬婵炴垶锕╂导锟�<<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