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政教育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思政教育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作者:王婧惠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5期

【摘要】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思想政治核心,并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方式。作为文化素质高、文明程度高的群体,大学生理应成为法治实践的倡导者,但实际上大学生犯罪案件屡屡发生,为此,建议通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及道德教育等方式来不断强化大学生法制意识。 【关键词】思政教育 大学生 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90-02 毋庸置疑,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实际上,对于学生群体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既是他们步入社会的准备时期,同时也是他们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等教育并非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多的则是需要从思想观念、政治觉悟、法制意识等多个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围绕思想政治这一核心内容,并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方式。我们知道,法律与道德是具有一定联系的,法律通常被视为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从某种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加强学生法制意识是具有一定作用的,而培养学生法制意识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是极为重要的。

1.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所谓法律,其实质就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且必须借助于国家强制力得以实施的,能够对所有成员形成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未能落实的法律是没有效力的,只有确保其得以实施,才能真正体现其权威性。从这一角度上分析,法律的生命力体现在“实施”二字。为了凸显法律的约束力,就要求大学生具备必要的法律意识。在树立法制意识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政治、法制、哲学、道德等方面。其中,思想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础,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树立具有重要影响。 高校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代表着民族的希望,象征着国家的未来,同时,他们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作为文化素质高、文明程度高的群体,大学生理应成为法治实践的倡导者,然而,事实并不尽如人意。由于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过于淡薄,心理素质相对低下,使得他们常常作出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现实生活中,高校大学生犯罪案件层出不穷,亲手葬送了自己前程。在人们扼腕叹息之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的确也引发了不少人士对于思政教育的深刻反思[1]。在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唯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及法制教育,不断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才能真正为法治护航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

英格尔斯说:“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组织原则如果没有其得以运营的社会根基和缺少赋予这些制度与组织原则以真实生命的现代心理基础,也会变成一堆废纸或导致畸形发展。”随着社会法治步伐的不断加快,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确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高校大学生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有待提升。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始终以成绩作为重要目标,关于国家政治、社会价值、权利保护等方面并不足够关注。不可否认,要构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势必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努力。作为文化素质高的群体,高校大学生更应当积极践行法律制度。这就意味着,当面对不法侵害的时候,高校大学生应当主动借助于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力,而不是采用报复甚至其他不法手段来为自己讨公道。其二,高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未能正确引导学生,缺乏法治精神。针对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的纠纷,可以通过教育手段来处理,必要的时候,建议借助于法律途径思考并处理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强化高校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信仰。在维护社会秩序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