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松江11)22.如图12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伏,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Ω 1A”字样,当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2安。求: ①电压表V1的示数; ②R2消耗的功率P2;
③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另一位置时, 电压表V1的示数如图12乙所示,求此时滑 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V1 P R2 V2 R1 S A 甲 乙
图12
(青浦11)22.在图10(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Ω 3A”字样。当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8安,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安。求:
(1) 电源电压U。
(2) 电阻R1消耗的功率P1。
A1 A2 R2 P R1 S 0 0
1 0.2 2 0.4
3 0.6
A (b)
(a) 图10
(3) 现设想用定值电阻R0来替换电阻R1,要求: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能使两电表的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相同,且电路能正常工作。图10(b)是电流表表盘示意图
① 现有阻值为20欧的定值电阻,若用它替换电阻R1,请判断:________满足题目要求(选填“能”或“不能”)。若能满足题目要求,通过计算求出替换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若不能满足题目要求,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② 满足题目要求的定值电阻R0的可能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黄浦11)22.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欧,1
安”的字样,电压表有“0~3伏、0~15伏”两个量程,电流表有“0~0.6安、0~3安”两个量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最左端,闭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为0.3安。 求:(1)电源电压。
(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流表示数为0.2安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 (3)现有三个定值电阻,分别为4欧、6欧和11欧,
设想从中选择一个电阻来替换R1,要求闭合电键S, 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两电表指针 分别能达到某量程的满刻度,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①应选用 欧的电阻代替电阻R1。
②通过计算求出满足题目要求滑动变阻器R2的使用范围。
(徐汇11)22.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0伏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5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 2A”字样。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求: 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②电阻R1消耗的功率P1。
③现从阻值分别为10欧、20欧、30欧的电阻中选一个替换电阻R1,同时将一电压表接入电路中,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
图7 V P A R1 S 图11 R2 a R1 b P R2 S c A 的过程中,两电表的指针均能达到某量程的满刻度处(在这过程中电表位置及量程都不能改变),且电路能正常工作。满足以上条件时: 第一,替换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欧。
第二,电流表选择__________量程、电压表选择_________量程;
电压表接到__________处(选填 “ab”、“bc”或“ac”)。 第三,计算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要有计算过程)。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虹口11)22、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与R2为两个阻值不等的电阻,已知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12安。
(1)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2)通电10秒,电流通过Rl做的功W1。
(3)根据现有条件,小华同学认为不可能求出R2的值。但小明同学认为如果R2与R1满足一定的关系,就能求出R2的值。小明同学为了寻找二者间的关系,又增加了R1、R2各一个(即有两个R1、两个R2共四个电阻),他重新连接电路,把其中两个电阻按不同方式接入电路AB间进行多次实验,并经过一定的运算求出了电阻R2的数值。
①电阻R2的值可能为_______欧、_______欧。(要求:至少写出两个R2的值:写出具体数值,不能用符号表示。)
②在上述操作过程中,需要观察_______,写出主要运算过程。
(闸北11)22.如图1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0伏,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欧 2安”。闭合电键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伏,电流表示数为0.1安。求:
① R1的阻值。
② R1消耗的电功率。
③ 请用定值电阻R3替换电阻R1,并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要求在不更换电表量程的情况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两个电表的示数能同时达到各自的最大值,且电路能正常工作。求这时的R3的阻值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卢湾11)22.在图11(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2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与电压表V的示数如图11(b)、(c)所示。求:
①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电阻。
(a) (b) (c)
图11 R1 P R2 A V S